第11章 辅导员
第11章 辅导员 (第2/2页)“嗯?为什么要马虎一点的?仔细不好嘛?”
江晓笑了笑:“刘老师误会了,我说的马虎不是指做事马虎,而是性格上的,就是不那么斤斤计较的性格,我们班女生比较多……”
刘一一反应了过来,女生大多都很敏感,除非你的细致能照顾到每一个人,不然就很难获得所有人认可,反而是马虎一点性格会受到更多的人喜爱。
“也有道理,你呢?团支书还想当嘛?”
“我还在考虑,我本意是第一是能协助老师,第二是能更方便的接触团委,也好申请创业项目。”
江晓犹豫了一下,继续道:“现在看来有些想差了,上次创业申请应该是被拒绝了,可能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公众号上。”
“被拒绝了?你什么时候申请的?”
“开学第三天吧!”
“你提交的项目就是你的微信公众号?”
军训结束后,创业项目初步筛选应该也差不多结束了,下面会进行一次开会,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首先当然是指导和扶持学生项目,第二个也是为了监督。
“能跟我说说你的项目嘛?”
最终刘一一还是把话题转到了江晓的公众号上。
“我也不知道从哪说起,要不刘老师你想了解什么,你问我答,你是老师,我是学生这样我也不至于紧张。”
江晓把两人的身份点出来,师生现在独处密室,禁忌的味道在弥漫。
刘一一点点头,但是身子却由刚刚的慵懒变得端正。
“也行,你是怎么想到做微信公众号的?”
“偶然的机会吧,看到微信发布的公告,再加上我报了咱们专业,就是试试呗!”
“那讲讲‘自习室变美日记’这个名字吧,定位很清晰啊,谁取的。”
刘一一毕竟是研究生毕业,看破名字不奇怪。
“嗯,女大学生,校园群体集中,需求明确,爱分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容易聚集的种子用户。自习室就是强化学生群体代入感的一个符号,”
刘一一眼中兴趣渐起:“种子用户?很新颖的词,为什么叫种子用户?”
接着又道:“而且新媒体这块,面向年轻人主要还是在微博吧,你为什么要选公众号这个平台?”
“微博是广场,虽然流量大,但是太散了,信息碎片化,沉淀用户很难。而公众号……”
江晓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花果茶,很香。
然后看着刘一一,玩味的继续道:“公众号,像一个私人会所,内容够好,够精准,够漂亮,吸引住用户后,不管是粘性和凝聚力都会更强,尤其是长一点,有深度的内容,比140个字的微博可操作性大很多。还有前期竞争小,规则也相对宽松点!”
刘一一微微颔首,心里略微吃惊,这个年轻人眼光很毒辣,目标也很明确。
“那就再讲讲你的传播思路吧,这个我比较感兴趣。微博的转发机制很成熟,私人会所是好,但是粉丝累计速度是个问题,总不能一个个靠同学介绍吧?还是你准备一个个地推拉进来?”
江晓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刘一一的眼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前期靠蹭流量+地推,获得一定量的种子用户后,就是病毒内容+裂变。”
“裂变?病毒?”
刘一一有些气闷,又是自己没听过的词,到底谁是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