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买下星巴克要多少钱?
第167章 买下星巴克要多少钱? (第2/2页)“我看重的不是它那1%的精英市场——我要用互联网火箭,把好咖啡送给99%的普通人。”
他快速切换PPT:
“外送——干掉排队!”
“大数据选址+闪电开店”
“补贴?——用户教育”
“咖啡公司?——科技公司”
最后江晓把自己最后一页翻开,现场包括正在看视频会议的人都睁大了眼睛。
ipO倒计时:24个月!
视频会议里想起了一个中年嗓音:“24个月?你用什么说服我们相信你做的到吗?”
江晓重新翻开数据:“我想问一下,这个首单率,这个复购率,你们在别的项目见过嘛?”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数据还是在我们没有在咖啡上补贴的结果,如果加上补贴,你们觉得这个数据会是什么样?”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几个人都在疯狂的计算。
时不时的看向ppt里那个24个月IPO的字样。
如果真做到了,那可能是全球最快IPO,这个诱惑太香了!
半小时一到,视频那头终于再次发声:
“你要什么价?”
江晓看向两位同伴,对着话筒平静开口:
“15%,两千万——”
“美金。”
会议结束,客人都走了,最后会议室里只留下江晓刘娅卿,苏菂三人。
刘娅卿刚刚会议上没怎么说话,但是现在嗓子确实有点干。
“江晓,你觉得希望大么?”
江晓躺在靠椅上:“谁知道呢?”如果说没有瑞士信贷,他还真不确定,但是这家既然有听,那么他的信心很足。前世某幸的承券商就是这家,也是对中国故事最感兴趣的一家。
“不管他们同不同意,咱们不能等,该开店的开店,沪上那边的选址基本上都确定了吧?”
苏菂点点头,沁幸咖啡对门店的要求很低,学校周边,面积大一点小一点都可以。
“那就让装修团队进场,咱们一定要表现出不差钱的样子!开店半价,裂变活动力度可以在大一点。这段时间肯定有很多人盯着咱们,咱们不能出错。”
……
融资极少情况下能一次谈成,尤其是江晓作为一个资本圈视野里的新人。
之前说过,投资不仅仅是投项目,更重要的是投人。
随着这次会议结束,投资圈内开始有人打听起江晓这个人了。
于是,科技晓说这个公众号又一次活跃在了投资圈。
这个时候这些人才发现,江晓对于互联网局势的预判有多准确。尤其是团购市场,各个公司就像是演员一样,照着江晓的剧本在进行一场演出。
在这段时间里,沪上沁幸26家门店即将开业。
于此同时,在一些沁幸门店不远处一家叫库克咖啡也开业了。
推出咖啡爆款:椰香拿铁,售价11.9元,开店三天9.9元/惊爆价。
当刘娅卿找到江晓告诉他这一情况时,江晓笑了一下,给出了一个让她们意外的决定:“不用管,按照咱们自己的节奏就行。”
这个肯定不能一出来就打死了,不然光靠自己一个人培养市场,得花多少钱?
还有自己那么大一个供应链怎么发展,这个对手得培养培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