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爷爷曾给校长家里打过工
第二章 爷爷曾给校长家里打过工 (第1/2页)“系统,大沽造一七式冲锋枪在性能上不如原版的好,为什么不能给我原版的MP18呢?”
在嘈杂的指挥部内,李学文没有参与到一众同僚激动的讨论中,而是默默的站在角落,向脑海中的系统询问武器的问题。
“考虑到弹药体系兼容情况,系统会根据宿主的阵营,在宿主本国可以生产的情况下,优先提供宿主本国生产的制式武器”
一丝不含感情的机械声音在李学文脑海中响起。
在心里简单思索了一下,李学文还是不死心的继续问道:“但是大沽造一七式不是东北军的制式武器吗?我是国军啊,还是国军精锐,我们团的制式武器全都是进口的”
“东北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为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与宿主所在的中央军在系统眼中并无本质区别”
系统的机械音依然平静无波。
这冷冰冰的话语让李学文顿时无话可说,没毛病啊,东北军也在国军序列,东北军的制式武器,也是国军的制式武器。
可能是察觉到了李学文的失落,系统又补充了一句:“请宿主放心,系统提供的武器全部为所在兵工厂生产的优质武器,与原产国制式武器性能差距不超过5%。”
有了系统的这句话,李学文这才松了一口气,彻底的放下心来。
不怪李学文这么嫌弃国产武器,实在是此时的国产武器质量真的不咋地,就拿曾经号称东方克虏伯的东北兵工厂来说吧。
东北兵工厂仿造的捷克式,枪管寿命只有原版的六成不到,仿制的马克沁重机枪,连续射击三百发就会卡壳。
火炮就更别说了,东北兵工厂仿制的日式四一式山炮,射程和精度均逊于原版,炮管寿命更是只有原版的百分之七十。
就在李学文和系统沟通时,指挥部里总算安静了下来,杜光亭用指节叩了叩桌面,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军官:
“诸位,委员长的命令已下,先锋三日内必须抵达苏州,搜索营立即整军出发,为全团先锋,为大部队开辟前进通道”
说着,杜光亭指向作战参谋:“立刻拟定行军路线,避开民用道路,优先选择铁路沿线兵站,确保战车履带和发动机不会过度损耗。”
“弓参谋长”
“你负责协调油料补给,每辆战车携带双倍基数燃油,沿途兵站必须提前备好备用零件,尤其是战车的变速箱和履带板,少一颗螺丝都不行。”
“是”弓文轩立刻提笔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急促的沙沙声。
“各营主官”杜光亭的目光落在几位校级军官身上,“即刻返回部队清点装备,战车炮膛必须校准归零,机枪要试射至无卡壳,工兵分队携带足量爆破器材”
说到这里,杜光亭停顿了片刻,扫视了现场众人,郑重的说道:“记住,我们是委员长的精锐,要让上海滩的鬼子知道,中国军人的钢铁洪流不是纸糊的!”
“是!”
众军官齐声应道,军靴磕地的脆响震得窗纸微微颤动。
哪怕是刚刚得到系统的李学文,听了杜光亭这番掷地有声的动员,也让李学文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