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旧案重查
第二十六章 旧案重查 (第1/2页)“啊?哦,可以啊。”陈言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拿来了自己厚厚一沓的打印资料,那上面全是他利用“犯罪侧写”整理出的“犯罪心理报告”。
王建国一把夺过那沓纸,双手颤抖地翻看着。
当他看到上面用专业术语分析的“伪装者人格”、“反侦察痕迹抹除手法”、“环境控制心理学”等字眼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些东西,根本不是一个演员能写出来的!
这分明是一份出自顶级犯罪专家之手的分析报告!
“我......我出去打个电话!”
王建国再也顾不上什么礼节,抓着那沓资料,像被火烧了屁股一样,踉踉跄跄地冲出了片场。
现场一片愕然。
张国安看着老友失魂落魄的背影,又看了看一脸茫然的陈言,最后,他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和骄傲的笑容。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他像个疯子一样大笑起来,“我把行家都给镇住了!我的电影,成了!陈言,你小子,要封神了!”
只有陈言,还愣在原地,心里默默吐槽:“我就是想好好演个戏,完成系统任务续个命而已......这王叔,反应也太大了吧?”
他不知道,自己刚刚的一番“表演”,已经在现实世界里,掀起了一场足以颠覆一桩二十年悬案的滔天巨浪。
夜色如墨,片场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工作灯,将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王建国,这位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警察,此刻却像个迷路的孩子,紧紧攥着那叠写满了“犯罪剖绘”的A4纸,冲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晚风吹过,带起一阵寒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惊涛骇浪。
他颤抖着摸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他发誓除非天塌下来否则绝不会再打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老领导,是我,王建國。”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威严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建国?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
“‘屠夫案’......领导,二十年前的‘屠夫案’,我可能......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王建国的话语里带着哭腔,那是悔恨、激动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十秒钟。
“屠夫案”三个字,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刑警心头。
那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污点和遗憾。
主犯李军虽已伏法,但案件的诸多疑点,如同鬼魅般缠绕了他们二十年。
“建国,你冷静点,慢慢说。”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但语速依旧飞快:“是‘第三个人’!我们当年都忽略了,现场那个火盆里烧掉的笔记本...
不是他那个傻子弟弟无意识扔进去的,是凶手在销毁证据!他在销毁一个‘共犯’存在的证据!一个隐藏了二十年的幽灵!”
“证据呢?”老领导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
“没有物证,但我有......一份完美的犯罪心理侧写!”
王建国看着手里的纸,眼神狂热而迷茫.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是一个演员,为了演好一个角色写的人物小传......但它......它把‘屠夫案’的所有逻辑漏洞都补上了...
它解释了凶手为何要伪装成激情杀人,解释了他弟弟为何会变得痴傻,甚至......甚至推断出了那个被销毁的笔记本里,可能记录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