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林舒雅的到访
第46章 林舒雅的到访 (第1/2页)夜色如墨,浸染了整座城市的喧嚣。
而在城市边缘,一处早已废弃的798式艺术区内,这份喧嚣被一种诡异的死寂所取代。
月光惨白,穿过残破的玻璃窗,洒在一座扭曲的、名为《挣扎》的青铜雕塑上。
雕塑之下,一具年轻女性的尸体倚靠着冰冷的金属底座,仿佛是这件艺术品延伸出的、最血腥、最真实的一部分。
她的死状,与不久前在全网爆火的悬疑短剧《面具之下》中,“雨夜屠夫”手下的第一个受害者,几乎分毫不差。
同样的捆绑方式,同样是利刃封喉,甚至连脸上的惊恐表情,都像是从荧幕上拓印下来一般。
但,这又绝非简单的模仿。
现场,没有雨夜,只有冰冷的月光。
空气中弥漫的,除了浓重的血腥味,还有一股馥郁到令人作呕的玫瑰花香。
鲜红的玫瑰花瓣被精心洒落在尸体周围,与暗红的血迹交织浸润,形成一幅浓烈而邪异的油画。
死者的双手,被戴上了一副崭新洁白的歌剧手套,与周遭的污秽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她微张的嘴里,一张黑桃A的扑克牌被塞入其中,只露出一个角落,像是一个沉默而恶毒的嘲讽。
这里不是犯罪现场,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
而那具尸体,便是这场血腥戏剧的第一幕,献给未知观众的祭品。
......
“呕——”
一名年轻的警员没忍住,冲到警戒线外,扶着墙剧烈地干呕起来。
刺鼻的血腥味和玫瑰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气味,让整个废弃的厂房都变得如同人间炼狱。
“妈的,什么玩意儿!”
市刑侦支队副队长赵铁军,一个有着十年一线经验的老刑警,此刻也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绕着现场走了一圈,越看越是心烦意乱。
“操!这不就是那部破电视剧里的情节吗!《面具之下》是吧?真有神经病学着干!”他狠狠一脚踢在一旁的废弃油漆桶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赵队,冷静点。”
一个清冷的女声从他身后传来。
犯罪心理学专家林舒雅不知何时已经勘察完尸体周边,缓缓站起身。
她脱下乳胶手套,明亮的眼睛里没有赵铁军那样的暴怒,而是一种近乎冰冷的专注与凝重。
“冷静?怎么冷静!”赵铁军指着现场,粗声道。
“这摆明了就是模仿杀人!现在网络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教唆人犯罪!回去就得让网监的把那破剧给下了!”
“不,赵队,这不是简单的模仿。”
林舒雅摇了摇头,她的目光扫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声音轻柔却带着穿透力,“你看,剧里的‘雨夜屠夫’,他的犯罪现场是混乱、肮脏、充满原始兽性的。他的目的是施虐和发泄,他不在乎美感。”
她顿了顿,指向那具被精心布置过的尸体。
“但这里不一样。你看现场的布置,玫瑰花瓣,歌剧手套,还有这张扑克牌...模仿者在加入自己的东西...
他不是在复制,他是在‘致敬’,是在‘炫技’。他认为自己比剧里的‘雨夜屠夫’更高明,更有艺术感。这是一个极度自负、有表演型人格的罪犯。”
林舒雅的分析让赵铁军的怒火稍稍平息,取而代F之的是一阵更深的寒意。
他知道,林舒雅说的是对的。
一个纯粹发泄的疯子固然可怕,但一个把杀人当成艺术来炫耀的疯子,无疑要危险和难缠得多。
“技术队那边有什么发现?”赵铁军压低声音问。
林舒雅的表情愈发凝重:
“麻烦就麻烦在这里。除了这些充满戏剧性的线索,现场几乎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物证。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毛发皮屑,甚至连进出现场的路径都处理得干干净净。凶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显然是个老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