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初次交锋
第73章 初次交锋 (第2/2页)他强迫自己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什么影迷的提问,而是一场无声的、平等的心理决斗。
对方正在用最巧妙的方式,试探他的底牌。
心理学博弈在脑中悄然运转,飞速分析着对方的意图和语言陷阱。
陈言的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演员的腼腆和受宠若惊,他微微欠身道:“姜顾问您过誉了,我其实......没想得那么复杂。”
他组织着语言,将早已烂熟于心的、那份为角色撰写的万字小传核心,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我来说,我不是在演一个‘伪装者’,我只是在演一个‘求生者’。剧本里的弟弟,他所做的一切,都源于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恐惧...
‘傻’,是他对抗这种恐惧、赖以生存的唯一工具。当一种工具用久了,就成了本能,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这个回答堪称完美。
他巧妙地将角色行为的动机从“主动的恶”,偷换概念成了“被动的自保”,瞬间消解了问题中隐藏的攻击性。
姜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轻轻鼓了两下掌,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欣赏。
“求生者?非常有趣的切入点,很有艺术家的感性思维。”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冰冷的光芒,话锋却陡然一转,变得更加深奥和危险。
“不过,在我们犯罪心理学领域,这种行为更接近一种......‘主动性人格覆写’。”
“主动性人格覆写”!
这个极其冷门、充满了学术压迫感的专业词汇,他从未听过,但直觉告诉他,这才是对方真正的杀招!
姜风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大学教师在给最优秀的学生开小灶,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陈言的神经上:
“所谓‘主动性人格覆写’,即个体为了达成某个特定目标,主动在自己的核心人格之上,构建并覆盖一个完全虚假的‘工具人格’。这个工具人格的行为、逻辑、乃至情感反应,都只为最终目的服务。”
他看着陈言,眼神温和,问题却无比锐利:
“这种覆写,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在特定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比如卧底。而另一种,”他刻意加重了语气,“是为了进行更高效的‘狩猎’,比如顶级的连环杀手。”
“那么,陈言先生,以你对角色的理解,你认为,你塑造的那个‘傻子’,究竟是哪一种呢?”
陈言的大脑仿佛被这个问题砸了一下。
这是一个绝杀的陷阱!
承认是“自我保护”,就等于认同了“主动性人格覆写”这个前提,对方会有一百个后续的专业问题等着他,他只要答错一个,就会暴露自己知识的匮乏和心虚。
而如果承认是“狩猎”......那就等于在一位顶级的犯罪学专家面前,亲口承认了自己对“捕食者”心理有着异乎常人的理解!
对方就像一个手握标准答案的考官,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被引向预设好的逻辑闭环。
陈言的瞳孔微缩,——“狩猎”?
他想到了排行榜上那些疯子对自己评价,眼前这个男人,显然是把他归类到了“心理疯子,变态”的那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