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真正的计划(上)
第88章 真正的计划(上) (第1/2页)陈言闭上眼,脑海中,整个棋局的脉络被重新点亮。
银行劫案是引子,刺杀是试探,图书馆的指令是诱饵,安信银行金库是伪装的最终舞台........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完美地构成了一个“演员识破阴谋,将计就计反杀导演”的经典剧本。
太完美了。
完美到就像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
虽然鱼饵已经抛出,自己也成功地让“教授”相信自己咬了钩,但对于“教授”真正的杀招,陈言却始终感觉有一层挥之不去的迷雾。
他尝试着调动了犯罪侧写,强行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带入进“教授”,也就是姜风的人格频道。
那是一个怎样的人格?
极致的智力优越感、对棋局的完全掌控欲、享受在幕后看着所有棋子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导演癖”。
这样的人,会允许最终的决战,在一个被自己“污染”过、充满了不可控因素的舞台上进行吗?
一个顶级的情报专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自己刚刚抢劫过的银行金库,作为伏击另一个高智商对手的猎场?
这不合逻辑!
金库这个舞台,太脏了,太吵了。
它有警察、安保、以及自己这个“不可控”的变数。
这不符合“教授”那种追求绝对控制、将一切化为精确数据的行事美学。
除非........这个猎场本身,就是演给观众看的。
他故意设计了一个能被自己“看穿”的陷阱,让自己沉浸在“反向导演”的快感中,从而忽略掉那个真正致命的、隐藏在所有烟幕弹之下的终极目标。
所以,这个目标到底会是什么?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脑海中所有的线索全部清空,回到了整个“思维游戏”的起点。
市立图书馆。
为什么是市立图书馆?
一个如此重要的节点,仅仅是为了让“壁虎”被抓,然后嫁祸自己?
这不符合“教授”作为顶级情报专家的行事逻辑,效率太低,变数太多。
如果图书馆不是陷阱,那它是什么?
陈言强迫自己用“教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对他而言,任何一个被选中的地点,都不仅仅是一个场景,更是一个具备多重功能的“节点”。
一个念头猛地划破了陈言的脑海!
“教授”让“壁虎”去清除所谓的“借阅记录”,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陷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