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你们的kpi是15万台一个月
第23章:你们的kpi是15万台一个月 (第2/2页)“届时,日产能够达到5000台,并且整个厂将会有500个工人进行同时工作。”黄厂长激动的说道。
“嗯,那就好。”陈才点了点头。
“一个月,日产五千台……”
他一直记得系统发布的任务,日产5000台晴空无人机pro版,之后就能获得新的图纸。
这也是陈才答应来读大学的原因之一——江城太小了,要个厂房就得从头开始盖,二厂现在才把地基打好,而且就连路县政府也在加紧翻修中,基础设施还是太差了。陈才必须要在外面出来开辟新的场地,而渝州作为一个大都市必然有更多的机会。
“日产五千台……”
“招500位工人啊。”文若雪看向陈才的目光,已经彻底的变了。
那眼神,已然是发生了变化。
最开始她就认为陈才是一个富二代,而且是家里愿意给钱出来糟蹋试错的富二代,但也没有什么能力的,也根本不知道有什么路子和市场,到时候最多也就是吃他家里给的市场罢了。
结果……
陈才好像真的就是整个企业的掌舵人。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招500个工人!
而且,这还是三厂!
能够给五百人提供工作,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大企业家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啊,这不就仅仅是招了500位工人,更多的还是给背后的五百个家庭。
“听见了吗?”陈才转过头,对旁边的文若雪说道。
“什么?”文若雪还在走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三天后,三厂的日产量将会到达1000台晴空无人机pro,成本是将近20万。”陈才认真的说道。
这最后算的成本,是包括了人力成本、租金、原材料这些的总体的,系统给的100块是纯机械化理想状态。
“也就是说,每一天,这个厂就要投入至少20万进入生产,并且在一个月后每天就会投入100万,一个月的投入成本就是3000万。”
陈才看向眼前的文若雪,语气严肃。
“你知道目前我们的订单数额是多少吗?”
“多少?”文若雪有些期待的问道。
她的心里是很期待这个答案的,她甚至觉得数字肯定不可能少,毕竟可是这么大的一笔生意呢。
这能少了?
开玩笑,不可能的。
几千万上亿的生意,那根本不可能是自己所想的这么简单的,这毕竟是大生意,哪有这么草率。
陈才比出了两个手指。
“两千台?已经有了每个月2000台的预订合同?”文若雪试探的问道,但最终也是松了一口气。
“两千台虽然说有点少了,对于即将铺开的5000台产量来说太少了,但也是有机会的。”
“我们有一个月的时间来打开市场,如果说产品合格的话。”
文若雪很有信心。
自己,有能力!
当然了,这关键的点是在产品上,如果产品不行那一切都是白说。
“不,我们就只有两台的预订的订单,而且一共就两台。”陈才摊了摊手,说道,那样子是云淡风轻。
“两台。”
文若雪的脑子,一片空白。
她听着这个数字,大脑完全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