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被迫离开了顶尖名牌大学
第34章:被迫离开了顶尖名牌大学 (第2/2页)在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程欣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现在的我,还有资格挑三拣四吗?”
“我再想想。”程欣关掉手机,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刚入职时,为了转换研究方向,跟着本科生坐在教室里听课,笔记本记了厚厚的三本;为了带学生参加“挑战杯”,连续一个月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拿到“校教学优秀奖”时,学生们围着他欢呼的场景……这些曾经让他无比骄傲的经历,在考核面前,却一文不值。
第二天早上,程欣接到了院系领导的电话,催促他尽快办理离职手续。“小程啊,不是学院不帮你,这是学校的规定,我也没办法。”领导的声音带着歉意,“你尽快把办公室清空,别影响后面的老师用。”
挂掉电话后,程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心中的烦闷都吐出来一样。然后,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林晚闺蜜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就接通了,程欣详细地询问了那所南方高校的情况。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师资力量,从校园环境到周边生活设施,他都问得很仔细。林晚的闺蜜也很耐心地回答着他的问题,还给他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挂掉电话后,程欣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楼下的街道。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人们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程欣的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他决定去南方,去那所高校,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接下来的日子里,程欣开始忙碌起来。他一边办理离职手续,一边准备南方高校的面试。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高校的面试流程和注意事项。他还精心准备了自己的简历和面试材料,希望能够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终于,离职的日子到了。程欣抱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纸箱,缓缓地走出了办公楼。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程老师,您要走了吗?”
程欣回过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他之前带过的一个本科生。学生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程欣心里一酸,他放下纸箱,走到学生面前,摸了摸他的头,说:“老师要去别的地方工作了,你们要好好加油啊。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可以给我发消息。”
学生点了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程欣看着学生,心中也有些不舍。他在这所学校工作了这么多年,带过很多学生,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离别和新的开始,他相信,无论在哪里,他都会继续努力,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成长。
学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张贺卡,递给程欣。“这是我们班同学一起给您写的,谢谢您这两年对我们的照顾。”
程欣接过贺卡,打开一看,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都是学生们的祝福。他紧紧攥着贺卡,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说不出话来。
离开学校后,程欣去幼儿园给小远办理了退学手续。园长看着他,惋惜地说:“小远爸爸,您之前不是说要让小远在这里读到小学吗?小远很聪明,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程欣苦笑一声,“我们要去外地了,没办法。”
办理完所有手续后,程欣和林晚开始收拾起家里的东西。他们仔细地将每一件物品整理好,装进纸箱里,贴上标签。林晚在整理衣柜时,发现了一件程欣的博士毕业服,她轻轻地拿起来,仔细端详着,眼圈渐渐红了起来。
“你当时穿着这件衣服,站在北大的礼堂里,跟我说要做个好老师,还记得吗?”林晚的声音有些哽咽。
程欣听到妻子的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了她。他感受着妻子的温暖,轻声说道:“我当然记得,那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之一。不管到哪里,我都会努力做个好老师的。”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继续打包。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后,搬家公司的货车也停在了楼下。程欣抱起小远,林晚则提着行李箱,一起走到了楼下。
他们站在楼下,抬头看着住了四年的房子。小远指着窗户,奶声奶气地问:“爸爸,我们还会回来吗?”
程欣蹲下来,看着儿子的眼睛,温柔地说:“等爸爸以后有能力了,就带小远回来。”他的声音充满了承诺和期待。
小远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爸爸的话。然后,程欣和林晚一起上了货车,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回忆的家。
车子缓缓驶出小区,程欣回头看着越来越远的楼房,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他想起入职时的理想,想起考核时的焦虑,想起那些支持他的同事和学生,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林晚递给他一张纸巾,“别难过了,咱们去南方,会更好的。”
程欣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暗暗发誓:不管未来有多难,他都要努力工作,好好赚钱,还清房贷,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也不辜负自己对教育的热爱。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车子终于到达了南方的这座沿海城市。高校的人事处老师已经在车站等他们了。“程老师,欢迎您加入我们学校。”老师热情地走过来,接过程欣手里的纸箱,“公寓已经准备好了,我带您过去看看。”
跟着老师来到公寓,程欣推开门,眼前一亮。公寓是两室一厅,装修得很温馨,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窗外就是大海,海风透过窗户吹进来,带着淡淡的咸味。
“程老师,您看还满意吗?”老师笑着说,“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
程欣点点头,“很满意,谢谢您。”
安顿好后,程欣和林晚带着小远去海边散步。小远在沙滩上跑着,笑着,林晚靠在程欣的肩膀上,“你看,这里多好,空气也好,小远也喜欢。”
程欣凝视着妻子和儿子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原本的躁动渐渐平复下来。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的那些日子,那些充满痛苦与挣扎的经历。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真谛。
学术,本应是对知识的纯粹追求,而非功利的追逐。工作,更不应成为一场对赌的人生游戏,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照顾家人的途径。无论身处怎样的学校,只要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同时照顾好身边的亲人,那便是最美好的生活。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程欣的脸上,他伸了个懒腰,精神焕发地准备去学校报到。踏入校园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活力。
人事处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程欣,并亲自带领他去拜见院长。院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微笑着与程欣握手,眼中透露出对这位新同事的期待。
“小程啊,我仔细看过你的简历,真的非常出色。”院长的话语如春风拂面,让程欣倍感温暖,“我们学校虽然在规模和知名度上可能比不上你之前的985高校,但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你放心,只要你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工作,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程欣用力地点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院长的信任,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程欣迎来了全新的工作阶段。他肩负起了两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尽管学生数量有限,但他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度。每堂课上,程欣都能感受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这让他倍感欣慰。
课后,学生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找程欣探讨各种问题,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疑问,还是对专业领域的深入思考,程欣都会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答。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进步。
周末时光,程欣喜欢带着林晚和小远去海边漫步,享受海风拂面的惬意,或者一同前往周边的景点游玩,探索新的风景和文化。这样的休闲活动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温馨。
然而,就在某一天,当程欣在办公室专注备课的时候,手机突然传来一条消息提示音。他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之前带过的那个本科生发来的:“程老师,我们的‘挑战杯’项目拿了国家级一等奖!谢谢您之前的指导!”
看到这条消息,程欣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的笑容。他为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他迅速回复道:“恭喜你们,老师为你们骄傲!”这条简短的回复,却蕴含着他对学生们满满的祝福和鼓励。
程欣缓缓地放下手机,目光投向窗外那片广阔无垠的大海。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他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曾经的迷茫和焦虑。那时候,他背负着巨额的房贷,离开那所令人羡慕的985高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然而,在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他渐渐走出了阴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如今,虽然他所在的学校档次不如以前,但他却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平静和快乐。这里的学生们纯真而质朴,他们对知识充满渴望,对老师充满敬意。每天与他们相处,程欣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变得无比有意义。
他拿起桌上的笔,在教案上轻轻写下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追求功利的成果,而是用一颗真诚的心,陪伴学生成长。”这句话,是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也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期许。
写完后,程欣抬起头,目光恰好与窗外洒进来的阳光相遇。那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他知道,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以上故事,是我在一次坐高铁去海南开会时,听对面座位的2位大学老师聊天讲的,而且他俩也是去参加那个会议,我也参与了与他们的交流,并加了他俩的微信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