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运筹帷幄与代价的权衡
第169章 运筹帷幄与代价的权衡 (第1/2页)沙瑞金的办公室里,灯光亮如白昼。沙瑞金、田国富以及即将肩负重任的白秘书,三人围坐在一起,进行着赴任前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战略部署。空气凝重而专注,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田国富首先开口,他将一份关于光明区现任区长孙连城的详细情况材料推到白景文面前,语气沉稳地分析道:
“景文同志,关于孙连城这个人,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我们纪委前期掌握的情况以及易学习同志那边的反馈,这个人,很‘特别’。”田国富用了这样一个词。
“他不贪不占,经济上可以说非常干净,这在当下的环境里实属难得。他也有一定的能力,否则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但是,”田国富话锋一转,眼神锐利,“此人性格中有一种近乎消极的‘清醒’或者说‘明哲保身’。之前李达康为了推动光明峰项目,多次想让他去承担一些模糊地带的决策风险,也就是让他‘背黑锅’,都被他巧妙地顶了回去,甚至不惜用‘仰望星空’这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来消极抵抗。”
田国富看着白景文,结论明确:“所以,对于孙连城,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他绝不会主动站到我们这边,替我们去冲锋陷阵,对抗李达康;但同样,他出于自保的本能,也大概率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李达康走,与我们正面为敌。他更像是一个……观望者,一个可能随时会选择‘病退’或者‘躺平’的中间派。”
白景文认真听着,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
“基于这个判断,”田国富继续部署,“你到任之后,在涉及具体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维稳这些常规且责任重大的工作上,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孙连城去主导。他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也为了维持区域的基本稳定,应该会乐意把这些‘实权’抓在手里。这样,既能减轻你初期不熟悉具体政务的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住光明区的局面,避免给李达康留下攻击我们‘搞乱经济’的口实。所以,孙连城这一票,我们可以暂时视作‘弃权’。”
分析完孙连城,田国富又将目光投向更宏观的权力格局:“在区委常委会里,除了你和孙连城,关键票数还有几位。纪委书记这一票,至关重要。现在京州市纪委书记是易学习同志,他是我们的人,有他坐镇市纪委,上面还有我这个省纪委书记,光明区那个纪委书记只要不是蠢到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人。所以,区纪委书记这一票,我们可以算作是拿稳了。”
他手指在虚空中一点:“另外一个可以快速掌控的位置,是区委办公室主任!这是区委的大管家,是你行使权力的枢纽和耳目!这个位置必须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你到任后,要尽快物色可靠人选,或者从市里、省里协调信得过的人下去,争取在第一次人事调整中就拿下这个关键岗位。这样,你手里就至少有了明确的三票:你自己、区纪委书记、区委办公室主任。再加上孙连城的‘事实弃权’,你在常委会里就拥有了相对的主导权,足以推动很多事情的开展。”
白景文一边记录,一边快速消化着这些极其关键的信息,心中对即将面对的复杂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初步的应对策略。
这时,沙瑞金接过了话题,他的语气比田国富更加深沉,带着一种居于更高层面的考量:“国富同志的分析很到位。景文,你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尽快打开局面。但是,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到了之后,发现孙连城这个‘中间派’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受到了李达康的强力胁迫或者开出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转而明确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给你造成了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阻力,导致工作完全无法推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