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华娱2001:叫我导演! > 第251章 上映

第251章 上映

第251章 上映 (第1/2页)

从四月初开始,上影联合院线就将《寄生虫》的各种宣传物料放在各大影城最醒目的位置。
  
  临近五月,外墙海报,能贴的,全贴!
  
  除了院线本身,上影厂也借助关系,各种影评、推荐,纷纷登上当地报纸。
  
  什么叫亲儿子待遇?
  
  《寄生虫》这样的片子就是亲儿子待遇!
  
  左手金熊奖,右手韩国动员人次600万+,还是上影厂亲自参与投资的影片,这踏马待遇不拉满,上影厂内部都有意见。
  
  宣传拉满。
  
  排片也必须满上!
  
  《寄生虫》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排片率是32.5%,而在申海联合院线,《寄生虫》的排片率高达37.35%。
  
  五一同期上映的另外三部电影。
  
  《翻译风波》——20.8%
  
  《鲨鱼故事》——24.3%
  
  《三岔口》——15.88%
  
  看到这种比例的排片,《三岔口》的导演陈木生,幕后的投资方寰宇娱乐,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踏马的。
  
  申海是全国最大的票仓,联合院线又是全国产出票房最多的院线,《寄生虫》的排片比他们高了一倍多,这踏马找谁说理去?
  
  他们不是没跟联合院线、上影抗议过,但联合院线直接回了一句《寄生虫》预售票房远超预期。
  
  其他的话,一概没有。
  
  4月30号。
  
  《三岔口》在燕京新世纪饭店举办首映式时,电影投资人林晓铭当着记者的面炮轰不公平待遇。
  
  “内地院线对国际奖项的盲目追捧,让其他电影连生存空间都没有。”
  
  “……”
  
  “观众需要多元选择,而非一家独大,一些院线嘴上说市场决定,实际却用排片绑架观众。”
  
  “……”
  
  “一味追捧高排片电影,忽视长尾效应,只会让院线沦为资本游戏场,最终损害行业健康!”
  
  晚些时候,《寄生虫》在UME华星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们,如实转述了林晓铭的炮轰。
  
  虽然林晓铭没有指名道姓,但同期上映斩获国际奖项的电影还有谁?
  
  只有一部《寄生虫》。
  
  淦!
  
  听到记者转述的那些话,沈良顿时知道林晓铭为什么这么干。
  
  踏马的。
  
  这是新仇+旧怨。
  
  新仇是排片率之争,旧怨跟沈良没跟关系,而是周星池那边的问题。
  
  寰宇是《少林足球》的主要投资方。
  
  当年,周星池跟向化强夫妇的永盛闹翻。
  
  向化强夫妇放话,谁敢跟他合作,就是跟向家作对。
  
  这时。
  
  寰宇集团出面投资了《少林足球》,事后电影大获成功,双方却对簿公堂。
  
  寰宇指责星辉私下制作周边产品,独吞2000万,星辉则是起诉寰宇,追讨92万美元的海外版权收入。
  
  前不久,沈良跑了一趟香江,《功夫》续作即将启动的消息哪能瞒得过圈内人。
  
  “沈导,请问您怎么看寰宇林总的这番言论?”
  
  看着记者胸前挂着《南周》的牌子,沈良呵呵一笑。
  
  “寰宇的说法,我不是很在意。”
  
  此话一出,现场的记者不禁很是失望,火药味呢?
  
  下一秒,火药味,来了。
  
  “因为我这个人从来不打嘴炮。”
  
  “沈导,您刚刚的话是指寰宇林晓铭是在打嘴炮吗?”
  
  接着,香江苹果日报的记者继续追问。
  
  “如果不明白,建议回去看录像,或者录音。”
  
  对《苹果日报》,沈良是一点好感也无,踏马的,妥妥地沈黑媒体,给他好脸子才怪!
  
  再说了。
  
  奥运总导演竞选都踏马没戏了,还端着干嘛。
  
  该怼怼。
  
  退一万步,就《苹果日报》那个尿性,就算沈良给他们好脸,仍然难改黑子的本质。
  
  那两篇【偷食成瘾!细数金蛋导演的风流债!】、【星女郎从‘良’鸡()】的新闻,就踏马是《苹果日报》写的。
  
  他的小本本上都记着。
  
  “沈导,《寄生虫》在韩国的票房是2.87亿RMB,韩国票房那么高,您觉得内地票房能破亿吗?”
  
  回答之前,沈良照例看了一眼记者的牌牌。
  
  《华商报》。
  
  是一家沈吹媒体。
  
  面对自家人,那当然是春天般的温暖,只见沈良温和一笑。
  
  “最近很多电影上映前,记者、网友上来就是票房破亿,我觉得有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但平心而论,以内地当下的银幕数量、票房潜力,想要完成一亿票房的成绩,并不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候,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定个5000万,等达到5000万,然后再往下一个目标,奔着一亿、两亿去努力。”
  
  “所以,您给《寄生虫》定的小目标是5000万吗?”
  
  “差不多吧。”
  
  沈良微微点头:“5000万确实比较合适,它是那种既有挑战性,又不是难以完成的小目标。”
  
  5000万?
  
  还小目标?
  
  台下的路钏听到这串数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哪怕他叛变了,成了沈吹的一员,但5000万怎么可能是小目标?
  
  很蓝的啦!
  
  不过。
  
  一想到《寄生虫》的成片质量,可能也没那么难,毕竟,《寄生虫》要比《小偷家族》、《花束般的恋爱》更具观赏性。
  
  是文艺、商业双丰收的类型片。
  
  另一边。
  
  老何笑吟吟地看着台上的学生。
  
  好大的口气。
  
  不过,小良确实有说这话的资格,毕竟,小良可是几乎改变学风的人。
  
  三年前,学校内部的大多数人都瞧不起拍商业片的导演。
  
  这其中既有商业片不能拿奖,艺术性偏低的缘故,也有酸葡萄心理。
  
  都踏马什么年代了。
  
  如果可以选的话,谁不想口碑票房双丰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然而。
  
  知易行难。
  
  奖项、票房双丰收的片子,屈指可数。
  
  江文当初为什么受投资人追捧?
  
  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既有奖项,又有票房。
  
  同理。
  
  张卫平为什么把张一谋绑的那么死,又能拿奖,又能卖座的导演,太他妈少了。
  
  更直观的说,六代导演一头扑进冲奖片,既是自我表达,也是为了商业利益。
  
  有奖的片子更好卖钱!
  
  这是公认的事。
  
  而三年后的今天,因为有沈良这样一个成功案例在,老一辈的电影人可能还坚持走文艺片路线。
  
  坚持作者电影。
  
  但在新一代的学生群体中,很多人不再排斥商业片。
  
  走罗潘、罗噔、程尔、胡雪扬、宁皓那样的路,不香吗?
  
  “这小子,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一旁,老穆乐呵呵的笑着,低声跟老何交流。
  
  “老何,你说这5000万的小目标,能不能达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