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善后
第37章 善后 (第1/2页)祠堂公审的肃杀之气,如同冬日里最后一场寒潮,虽已过去,但那刺骨的冷意依旧萦绕在荣宁两府的上空,久久不散。
府内人心惶惶,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说话也压低了声音,生怕触怒了哪位主子,惹来无妄之灾。
林晞深知,雷霆手段之后,需有和风细雨的抚慰与铁一般的规矩,方能稳定人心,引导家族走向新生。
她并未给自己太多喘息的时间,公审次日,便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善后布局。
首先,便是封锁消息,统一口径。
她将贾政、贾琏、王熙凤以及几位核心族老召至荣庆堂,神色凝重。
“祠堂之事,关乎家族存亡体面,绝不可外泄半分。”
贾母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对外,珍大爷是忧思过度,旧疾复发,需长期静养,不再理事。”
“赦老爷与邢夫人,则是感念祖宗创业艰难,自愿前往家庙清修,为家族祈福。”
“但凡有敢私下议论、散布流言者,无论主仆,一律重责,逐出府去!”
众人皆凛然应诺。
他们明白,这是保全家族颜面、避免外界窥探和攻讦的必要手段。
丑闻必须被牢牢捂住,至少在外界看来,贾府依旧是大厦将倾,但内里已悄然刮骨疗毒。
“经此一事,可见家规不严,祸患无穷。”贾母继续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即刻起,订立新家规,镌刻成碑,立于祠堂之外,令全族子弟,无论男女,皆须熟读谨记!”
她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新规首要,严禁子弟‘交通外官、包揽词讼、侵占民产、宿娼聚赌’!此四者,乃取祸之道,违者,一经查实,即刻削除族谱,逐出家族,永不复录!”
贾政闻言,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贾琏与王熙凤更是心中凛冽,将这四条铁律牢牢刻在心里。
“此外,家族用人,无论内外,皆需以‘德’为先。”
贾母强调,“无德之人,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不可重用。德才兼备,以德为首。此标准,需贯穿子弟教育、仆役选拔、乃至日后婚配联姻之始终!”
随后令族学先生将新家规与《大周律》中相关条款编撰成册,分发各房,责令子弟定期学习考核。
这番定调,为贾府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根子上试图扭转奢靡腐化、唯利是图的颓风。
……
宁国府这边,尤氏独自坐在空落落的正房里,望着窗外凋零的秋色,心中五味杂陈。
她虽非贾珍原配,但作为填房,掌管宁府内务多年,贾珍那些勾当,她未必全然不知,却也无力阻拦,其中辛酸委屈,难以言表。
夫君的下场让她既觉解脱,又感惶恐。
她一个寡妇,如何支撑起这风雨飘摇的宁国府?
往日里那些趋奉贾珍的奴才,又会如何对待她?
正当她惶惶不安时,贾母带着鸳鸯和几个得力仆妇过来了。
“好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贾母握住尤氏冰凉的手,语气温和而充满力量。
一句“委屈”,让尤氏瞬间泪如雨下,多日的恐惧、压抑和屈辱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她伏地哽咽,难以成声。
贾母示意鸳鸯将她扶起,赐了座,才缓缓道:“珍哥儿作孽,与你无干。你素日里谨慎贤良,我是知道的。如今宁府遭此变故,内外皆需人稳定局面。这副担子,少不得还要你先挑起来。”
尤氏抬起泪眼,有些难以置信。她本以为会受牵连,没想到老太太竟还肯用她。
“我已派了林之孝带几个人过来,协助你清理府务。”贾母继续道,语气转为冷厉,“尤其是助纣为虐之辈,如赖升之流,一个不留!抄检其家,所得赃款,悉数充入公中,填补亏空。宁府的烂账,务必借此机会,彻底理清!”
尤氏心中一震,感受到老太太话语中的力量与支持,她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忙起身应道:“是,老太太!媳妇定当竭尽全力,整顿家务,不负老太太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