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童年囚笼
第十三章 童年囚笼 (第1/2页)前往山区的路上,林晞一直沉默不语。蜿蜒的山路像一条灰色的蛇在翠绿的山峦间穿行,每一个转弯都似乎唤醒了她脑海深处的某些碎片。随着距离童年故居越来越近,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现——有些甜蜜温馨,有些令人窒息,全部混杂在一起,让她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过去,哪些是被精心植入的虚构。
“你记得多少?”郑锐轻声问道,他的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这辆偷换牌照的旧车是他们在上个小镇弄到的,虽然外表破旧,但引擎运转得出奇地平稳。
林晞的目光从窗外收回,微微蹙眉:“支离破碎的画面。一个阳光充足的花园,杨峰在那里教我认字;一个黑暗的地下室,我在里面尖叫;郑琳...母亲抱着我,告诉我一切都会好起来。”她的声音越来越轻,仿佛害怕惊扰这些刚刚苏醒的记忆。
阿哲从后座递过来一份分析报告,平板电脑的荧光在他脸上投下诡异的阴影:“我研究了从那台设备中提取的数据。涅槃系统比我们想象的更先进——它不仅能读取和编辑记忆,还能将记忆转化为纯能量。”
“能量?”郑锐皱眉,“什么意思?”
“记忆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电信号,对吧?涅槃系统可以将这种信号提取、纯化,转化为可存储和使用的能量形式。”阿哲的手指在平板上滑动,调出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图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大量采集记忆——这不只是关于信息,而是关于能源。”
林晞想起那些受害者被抽取记忆时的痛苦表情,胃里一阵翻腾:“他们在用人脑发电?”
“更糟。”阿哲的表情异常严肃,“根据这些数据,这种记忆能量可以用来维持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郑锐猛地踩下刹车,轮胎在碎石路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郑琳?”
阿哲点头:“很有可能。如果郑琳在‘事故’前将自己的记忆上传到涅槃系统,那么她的意识可能仍然存在,以纯能量的形式。”
林晞感到一阵恶寒从脊背爬上来:“所以当我们与‘母亲’交流时,那可能就是真实的她——一个以记忆能量形式存在的郑琳。”
傍晚时分,他们到达了山区。夕阳的余晖将群山染成深紫色,远远望去如同巨兽的背脊。通往研究所的道路早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只能徒步前进。
郑锐将车辆隐蔽在一处岩壁下的凹陷处,用树枝和藤蔓仔细掩盖。阿哲检查着随身携带的设备,而林晞则静静地站着,目光穿越层层树林,投向那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建筑。
“准备好了吗?”郑锐问道,将一把改装过的手枪塞进腰后的枪套。
林晞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随着他们深入森林,林晞的向导本能越发明显。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路径,拨开纠缠的灌木,跨过倒下的树干,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她回家。
“你来过这里?”郑锐惊讶地问,一边注意着脚下的崎岖山路。
林晞的表情复杂:“我不记得,但我的身体记得。”她伸手抚摸过一棵老松树的粗糙树皮,眼中闪过一丝恍惚,“这棵树...我曾经爬过它。从上面可以看到研究所的全貌。”
阿哲记录着沿途的地形数据:“这里的地磁异常强烈,可能干扰电子设备。我们得小心。”
一小时后,在一片浓密的树丛后,他们看到了那个被遗弃的研究所。建筑风格是几十年前的样式,混凝土墙壁上爬满了厚厚的藤蔓,大部分窗户已经破碎,黑洞洞的窗口像失去眼睛的面孔。但它依然屹立不倒,像一个不愿死去的幽灵,固执地守护着过去的秘密。
入口处的大门被厚重的铁链锁着,锈迹斑斑的锁具显示多年来无人进出。但林晞带着他们绕到建筑后方,找到一个几乎被植被完全掩盖的通风口。
“小时候,我和杨峰常从这里溜出去探险。”她轻声说,拨开杂草,露出一个足够一人通过的洞口。通风口的铁栅栏早已锈蚀脱落,黑黢黢的通道向下延伸,散发出潮湿的霉味和某种化学试剂的残留气息。
郑锐率先钻入通道,手中的战术手电划破黑暗:“安全,跟上。”
研究所内部比他们想象的保存得更好。虽然积满了灰尘,蜘蛛网像破败的窗帘一样悬挂在角落,但主要结构仍然完好。走廊两侧的房间里堆放着各种废弃的实验设备,墙上还挂着已经褪色的科学图表,记录着那些被遗忘的研究。
林晞带着他们径直走向建筑深处,她的步伐越来越快,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斑驳的墙壁,每一次触碰都带来记忆的涟漪。
“这是学习室...”她在一扇半开的门前停下,声音带着哽咽,“母亲在这里教我们读书。”
郑锐轻轻推开门,房间里散落着腐朽的木桌椅,墙角堆着几本已经模糊难辨的儿童读物。他的目光落在房间中央,那里有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板,仿佛经常有人在此驻足。
“你经常来这里?”他问道。
林晞摇头,眼中充满困惑:“我不记得...但感觉如此熟悉。”
最终,他们停在一扇标着“零号实验室”的门前。与其他门不同,这扇金属门看起来异常坚固,门把手上几乎没有灰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