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自动修复STC(七更)
第343章 自动修复STC(七更) (第1/2页)联邦的技术,提供了一条基于严谨物理学、可被理性理解和复制的路径。
他开始深入钻研其中的细节:如何实现无损或极低损耗的量子级扫描?如何确保信息在子空间传输中不被干扰?重构过程中的海量能量如何精确引导与控制?
尤其是复制技术所依赖的、能够提供基础物质和能量的“储备库”或“原料源”是如何工作的?
陈瑜的思维核心高速运转,评估着这些技术在他未来座舰上的应用前景。
他预见到,传送与复制技术将彻底改变星舰的后勤与运作模式。
高效的维修将成为可能,受损的部件无需依赖庞大繁杂的实体备件库,只需储备通用的原材料和充足能量,便能通过扫描受损件蓝图并调用复制系统快速生成替换件,极大提升持续作战与远征能力。
更进一步,在获得任何设备或武器的设计蓝图后,这套系统便能依托就地获取的原料,迅速制造出所需的装备、无人机乃至更复杂的系统,使他的座舰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移动生产基地。
稳定的传送技术则预示着舰内与行星表面的人员、物资投送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尽管他对于将有机生命体置于分解-重组流程中的长期安全性仍持审慎态度,需要进行更严格的评估。
此外,这项技术也为逆向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对获取的未知科技样品进行原子级别的无损扫描,将能极大加速解析与理解的过程,缩短技术吸收的周期。
当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联邦这些技术并非没有局限。
如此精密的量子级扫描与物质重构,必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同时对设备的复杂性与运行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极端苛刻的要求。
在他所熟悉的、时常充斥着高强度辐射、灵能干扰乃至物理规则局部扭曲的战锤宇宙环境中,这套系统能否稳定运行,还是一个需要打上问号的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这两项技术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可能性的大门。
他开始着手将相关的核心原理、控制算法与工程数据深度整合进自己不断扩充的知识库中,并尝试将其与自身掌握的机械教科技、乃至从赛博朋克世界获取的制造技术进行初步的融合与推演。
事实上,涉及到物质在量子或分子层面进行拆解与重组的同类型技术,在战锤宇宙并非完全没有。
陈瑜的数据库深处,封存着一段来自大远征时期的珍贵记忆——他曾跟随远征舰队,在一次对远古人类遗迹的探索中,回收了一套四份来自黑暗科技时代的STC(标准建造模板)碎片。
这套STC被标记为“自动修复系统”,是人类在科技巅峰时代创造的奇迹造物,其原理和制造方法在纷乱时代后已然失传,成为无法复制的绝响。
这套STC的效果堪称神迹:一旦启动并锁定目标,无论目标是一支损坏的钢笔、一把断裂的螺丝刀,还是一台严重受损的泰坦、甚至是一艘战列舰,都能在能量场覆盖下,于极短时间内恢复到完好无损的初始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