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债务与事业与家
第一章 债务与事业与家 (第1/2页)眼前的破居似乎依旧如初,但细看就能发现那瘢痕皮肤下隐藏的血肉和筋骨。
吟夏年年回来,但年年都觉得自己从小成长所依靠的家正在经历变化。
先前学成归来觉得这里又小又破,但她如今从广东做生意失败后回来,却又觉得这里那么恰到好处地令她感到温馨与舒适。
正当吟夏还在门口伤春悲秋时,砖房的门打开了,就像是清晨的阳光将其敲开的。
里面的人看到一大个人站门口吓了一跳,分辨出来后又惊呼:“呀!小夏?”
吟夏露出笑容:“大嫂。”
眼前之人正是吟夏的大嫂,自己大哥的妻子——管红。
“你怎么回来了呢?”管红一脸诧异:“你不是去广东打拼了吗?”
她站在门口问,却也没想到让吟夏进门去。
“对,赔了钱,欠了点债就回来了。”吟夏叹了一口气:
“广东好多做生意的,我做不过他们,就回云南了。”
“欠了一笔债?”管红眉头一挑,没有说话,站在门口眼睛乱转,似乎在想什么。
“谁在外面啊?”这时屋里有人问。
管红闻言回头:“妈,是吟夏回来了!”
随后她没和吟夏多说,直接回身进了屋子。
吟夏感觉自己嫂子的情绪有些不对,但还是提着自己大包小包的东西跟着一起进去了。
她一进屋便看到了出来迎接自己的母亲。
母亲手上还拿着没绣完的撒尼十字绣。
自家母亲是彝族,平日里经常做一些手工活,这撒尼十字绣便是其中一种。
“妈,我回来了!”吟夏脸上露出笑容。
才毕业几年的她脸上竟然出现了一种沧桑。
和年龄无关,和经历有关。
“小夏,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呢,怎么就回来了?”母亲戴着一副老花镜,脸上的笑容绽放了开来。
她细细打量着自己女儿,语气满是欣喜:
“这次回来多久,要不就多待一段时间?”
“好,好,我肯定会多待的。”吟夏微微点头,内心涌现一股暖流,但又忽而撇撇嘴:
“不过妈……我在外面亏了点钱。”
吟夏吐出一口气,而后坦然道:“我打算回来创业,顺便把广东创业留下来的货物带了回来,看看能不能在这卖出去。”
“亏了点钱?!”母亲一下子惊住,神色担忧地问:“亏了多少?”
“六百三十二。”吟夏低下头,避免让母亲看到自己歉疚的眼神:
“广东那里大企业多,家族企业更多,我才开始赚了一点,就被同行砸了铺子。”
说着,她悄悄瞟了一眼母亲,内心泛起一丝愧疚。
毕竟这近六百三十二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家里主要是干锔碗生意的,锔一个普通的碗大概一毛到三毛钱。
她欠的这些债相当于去锔多少个碗了?
“啊?砸了?”母亲似乎没注意到吟夏的眼神,而是一脸担忧地上下打量自家女儿:
“身子有没有伤着?砸了哪里?这些人胆子太大了,他们就不怕报应……”
而在这时,厨房里忽然传出管红的声音:“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事?”
“妈,你也不想想,小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来?真巧哈,嘿,嘿嘿,呵呵……”
管红的声音阴阳怪气的,显然是对吟夏的到来感到不满。
吟夏闻言微微皱眉,但没说话,面露疑惑之色:“大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而管红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厨房轻瞥了一眼吟夏:“你装什么?”
她将一大盘辣炒白菜和一盘洋芋丝摆在了餐桌上:“你不就是为了拆迁款才急匆匆赶回来的吗?一脸问号装给谁看?”
“拆迁款?”吟夏陡然一愣。
母亲看吟夏表情便知道自家女儿真不知道这件事。
她脸上由于笑容而产生的皱纹更加密集。
她接过吟夏的东西,指着身后的房子开口:
“我们家这两间砖瓦房和那一片花地都要拆了,听你爹说可以分得两千块钱。”
“前段时间你爹和你大哥忙,都是你大嫂忙前忙后操劳这件事情。”
听到这话,吟夏顿时心中明了。
之前在广东的时候,她就经常听见别人说,有兄弟姊妹因为拆迁款闹了起来,还有人因为拆迁款直接不认爹妈。
甚至还有人因为分钱不均,心生怨恨,毒害了一家子人。
现在她家也要拆迁了,看样子管红是对自己的到来很是不满。
“大嫂,你误会了,我不是为了拆迁款才回来的,你刚才说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吟夏看向管红,语气真诚。
“真不知道?”管红虽然狐疑,但看吟夏表情也不似作伪。
于是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满是水渍的手,眉头一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