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潮里乘风破浪!
第二章 春潮里乘风破浪! (第2/2页)她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即使做成品牌,那也不会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因为这些东西制作难度太低、技术壁垒并不高,而且也不容易形成固定客户群。
她要做的,要么就是技术壁垒高的,要么就是容易形成固定客户群的。
简单来说,便是认定了保时捷是高级车,就会接受这个品牌带来的品牌溢价。
原本性能相同的两辆车,可以做到凭借品牌不同而带来不同的价格,这便是品牌溢价。
一个包包,香奈儿这个标志印上去就是比普通包包要贵,即使同样做工和材料,最终也会因为品牌而产生不同。
吟夏要做的就是品牌。
品牌,也需要有合适的载体。
锅碗瓢盆在她看来并不适合成为载体,一是这些东西并非快消品,二是技术、销售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要做品牌,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才是。
至于为什么要做品牌?
这就和理想有关了。
在沿海地区,遍地都是外国牌子。
而那里的人总因为“外国货”这三个字而愿意给予货物溢价,仿佛是因为外国货就一定比中国货好一样。
她自己其实内心也觉得这合理,毕竟外国发达。
但……心里不舒服。
凭什么外国人能因为品牌名字就溢价那么多?
她外国人是比中国人多双眼睛还是多个鼻子?
先前在沿海,吟夏的店铺便是被外国人打砸的,那些人看她形单影只,抱团欺负她。
每每想起自己的铺子,吟夏都憋着一口气在胸口。
不蒸馒头争口气。
她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同时,她也清楚。
仰望星空可以,但也要脚踏实地。
想当将军可以,但也需要从士兵踏踏实实干起。
“创业,创业……”
吟夏思索,花田到底能干什么?
若光是栽花种花,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这是很难做成品牌的。
正如老师教的那样,工业化代表了规模化,规模化代表了可复制和可量产。
想要做品牌,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只有生产足够,才能让品牌为人所知。
而且光考虑生产还不够,还要考虑需求。
只有大众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卖得出去。
不然你生产再多,也不会有人买单。
“或许应该弄食品……”吟夏深思。
鲜花饼!
云南昆明这边四季如春,鲜花更是产量惊人。
在这种情况下,不卖鲜花,就卖鲜花的产品最为合适。
正好云南这边的鲜花从来都不只具备观赏价值,还存在食用价值,大家都不会排斥食用鲜花。
而且吟夏从小就很自立,大哥和父亲出去锔碗,母亲出去卖花,她就在家里做好饭菜等,动手能力不弱。
再加上小时候她阿婆是地主家的女儿,手很巧,经常做鲜花饼给她们吃。
吟夏回忆了一下,云南这边有卖鲜花饼的,但都没有做成一个成熟的品牌。
所以,不管从市场方面和生产方面来说,都可以尝试做一做鲜花饼。
“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一定要创办出自己的企业!”
“要想报效祖国,就需要在时代浪潮里找到自己的踏板,而后在昆明这座春城中、在春潮里……”
“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