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颁奖
第一章 颁奖 (第1/2页)不过刚到六月中期,云景市的夏天就热得能把人烤化。江之夜站在酒店顶楼的玻璃幕墙前,手机震了震,是经纪人阮娇发来的消息:“车现在应该到了,今天我有点事就不陪你了。“
她回了个“知道了”,指尖划过屏幕时,余光瞥见楼下夜市里有个穿花衬衫的大叔举着手机拍月亮——不是拍月亮,是在拍她。
她能听见三公里外那声“咔嚓”,能闻见大叔身上廉价的烟草味混着烧烤摊的油腥,甚至能分辨出二十米外便利店冰柜里哪瓶可乐快过期了。这些能力,从她记事起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耳朵能捕捉到更细微的声音,鼻子能分辨出人类闻不到的气味,连心跳都比常人慢半拍——医生说这是“先天性迷走神经敏感”,可她知道,这是刻在她DNA里独有的。
那是纯血狐妖的血脉。
青丘覆灭,九尾天狐一族被屠尽时,狐王曾留下遗训:
“若我族血脉未绝,后世子孙切记——雌狐不可现世,雄狐方可苟存。”
雌性九尾天狐,天生拥有“魅惑之相”与“心火之瞳”。
她们的美,不是凡人能承受的。
一瞥即乱心,一笑可倾城。
古时帝王为她们倾国,将士为她们叛主,百姓为她们焚家…人族称其为“祸水”,猎狐队视其为“原罪”。
而雄性天狐,虽也俊美,却无那种直击灵魂的诱惑力。
他们可以行走人间,不惊不扰。
一缕残存的天地灵识散于昆仑风雪中。
她借着千年狐火与星陨之力,自行凝形于少女形态。
为活命,于是——
她以心头血为引,借月华结形,施下“逆相之术”。
将她的外相,从“女”转为“男”。
不只是容貌,连气息、声线、体态,都被彻底重塑。
现在全世界的九尾天狐,大概只剩她一个了。
几百年前的事儿,现在都当神话讲。
传说那时候,女娲造人时掷下一捧灵火落于昆仑北麓,火中跃出九尾天狐,目似寒星,尾若流霞,,能化人形、通人言,更能以幻术颠倒晨昏、以狐火灼人心魄。它被尊为“青丘之主”,领万千狐族栖于山林,与天地同寿,与草木共息。那时节,人族尚在茹毛饮血,见狐族踏月而行、衔花赠露,便当是山神座下使者,焚香供奉。
直到三皇五帝定鼎人间。人皇立规矩:“万物有灵,各守其界。”狐族却仗着灵力高深,时有越界之举——或诱凡人痴迷失智,或夺凡人寿元延己寿,更有甚者,化女子魅惑君王,乱朝纲、倾人国。人族怨声载道:“狐性不诛,天理难容。”
于是大禹治水时,收九尾狐为图腾,却暗中联合昆仑山神,在青丘布下“诛妖锁魂阵”;商汤伐桀时,姜尚以狐尾为引,烧了整座狐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却不知褒姒原是狐族遗孤,那一笑里藏着百年怨毒;更有商纣王帝辛独宠妲己一人,封她做贵妃,给她建了座狐苑。可好景不长—帝王的后宫乃至世人都见不得“妖妃”得宠,大臣们皆怕帝王为其所惑,民间更传“狐妖当道时,人界毁灭日。”
后来,人族不断屠戮狐族,凡间逐渐组成一支“猎狐队”,掘昆仑,扒狐皮,剜妖丹。狐族日益衰落,直至——再无音讯。
故事到这里就散了。
后来的人翻史书,只当这是哪个秀才编的神话故事,后来不断有电视剧去翻拍,只拿它当狗血桥段。
夜幕低垂,华灯璀璨。
云景市最负盛名的艺术中心今晚更是灯火通明,宛如一颗镶嵌在城市皇冠上的巨大宝石。今晚,是华语电影界年度盛事——金凤奖的颁奖典礼。能够踏入这里,本身就是对演艺事业的一种至高认可。而能够站上红毯,接受万众瞩目,则是无数演员毕生的梦想。
今晚的红毯尤其引人注目,因为两位本不该同时出现的顶级明星,竟然双双现身。
主持人激情洋溢地报幕:“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耀眼的巨星——江之夜,许暗!“
聚光灯如同探照灯般精准地打在红毯入口,江之夜率先迈出脚步,银灰色西装在灯光下泛起柔和的光泽,衬得她气质清冷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疏离。她迈着优雅而自信的步伐,脸上挂着精致的、无懈可击的微笑,对着镜头挥手,每一个细节都被镜头精准捕捉,然后迅速传播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她是今晚最受瞩目的存在之一,风头甚至盖过了不少资深影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