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虫影谜踪
第二章 虫影谜踪 (第1/2页)星河苑小区16栋2401室,现场勘查灯将高档公寓照得亮如白昼。
苏清颜跨过警戒线,目光第一时间锁定了客厅中央那具扭曲的"蜡像"。
女性死者,二十八岁,名叫林晓梅。她倒在客厅通往玄关的过道上,身体前倾,左臂伸直,右臂弯曲护在胸前,双腿呈奔跑姿态被瞬间定格。和其他死者一样,全身被琥珀状物质包裹,但这一具的形态格外引人注目——她像是在逃跑时被突然凝固。
"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痕迹。"现场勘查组长汇报,"死者独居,是第一发现人。"
苏清颜蹲下身,仔细观察蜡层表面。与第一具尸体不同,这一具的蜡层更加光滑,颜色也更浅,几乎透明。透过蜡层,能清晰看到死者脸上极致的惊恐——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大张,仿佛在无声尖叫。
她注意到死者右手手指微微弯曲,像是要抓住什么。蜡层在这个位置有些许不平整,像是生前最后时刻的挣扎。
"死亡时间?"苏清颜问。
"初步判断是昨晚十点到十二点。邻居说九点半左右听到过急促的脚步声,但没在意。"
苏清颜站起身,环顾四周。公寓装修精致,物品摆放整齐,没有打斗痕迹。茶几上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红酒,旁边的平板电脑还亮着待机画面。
一切都显示死者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袭击的。
"钱包、首饰都在,排除抢劫动机。"勘查组长补充。
苏清颜的视线落在玄关处的一双高跟鞋上。鞋子摆放整齐,旁边还有一个打开的手提包。
"她刚回家不久。"苏清颜判断,"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就遭遇了袭击。"
她戴上双层手套,开始仔细检查蜡层与地面的接触部位。让她惊讶的是,蜡层与地板之间没有任何粘连,就像是被轻轻放在地面上一样。
这不符合常理。如果是液体凝固,必然会与地面粘连。
"取样。"她对助手说,"重点取接触部位的样本。"
回到法医中心时,天已经蒙蒙亮。
苏清颜直接走进实验室,将两个案发现场的样本并排放在工作台上。在专业灯光下,差异更加明显:第一具尸体的蜡层颜色较深,质地粗糙;第二具则颜色浅淡,质地光滑。
她先对第二具尸体的蜡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令人困惑——主要成分与第一具相同,都是未知的有机化合物,但分子结构有细微差异。
"像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变体。"化验员说。
苏清颜没有说话,她的注意力完全被显微镜下的景象吸引。在放大一千倍的视野里,蜡层内部呈现出蜂窝状结构,无数细小的孔洞纵横交错。
她换了个样本,这次是从蜡层与皮肤接触的内侧取样。当镜头对准样本时,她的呼吸微微一滞。
几个微小的、暗红色的球状物嵌在蜡层中,大小不足百分之一毫米,表面光滑,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虫卵。
她立即进行分离提取,将其中一颗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图像显示,卵壳呈半透明,内部隐约可见蜷缩的幼虫形态。结构之复杂,远超她见过的任何昆虫卵。
"进行DNA测序。"她命令助手,"我要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与此同时,质谱分析仪也传来了结果。在蜡层样本中检测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经毒素,分子结构极其复杂,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强烈的恐惧反应。
"这种毒素能让人产生极度真实的幻觉。"毒理专家说,"中毒者会看到内心最恐惧的景象,直到心脏承受不住压力而停止跳动。"
苏清颜看着检测报告,脑海中浮现出死者脸上定格的表情。现在她明白了,那种极致的惊恐从何而来。
下午两点,案件分析会在刑侦支队会议室召开。
"两起案件,手法相同,可以并案调查。"李强主持会议,"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是仇杀。"重案组组长首先发言,"两名死者都是社会精英,很可能在商业竞争中得罪了人。这种特殊的杀人手法,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