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科学破幻
第十八章 科学破幻 (第2/2页)同时,她抬头观察树木,尤其是树干上附着的地衣。地衣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极其敏感。她发现,某种特定的、颜色灰白的壳状地衣,在某个方向上的树木上生长得更为茂密,而其他方向则较少。这指示着那个方向的空气流通或光照可能略有不同。
最后,她抬头望向被浓雾和树冠遮蔽的天空。太阳只是一个模糊的、乳白色的光晕,无法精确定位,但大致方位尚可判断。她将这个模糊的方位与土壤酸碱度梯度、地衣分布趋势进行叠加分析。
三个不同的参照系,在她的脑海中构建起一个粗糙但逻辑清晰的新地图。
她选定了一个方向——土壤酸度减弱、特定地衣更密集、且与太阳模糊方位大致吻合的方向。
没有犹豫,她重新背起沉重的背包,迈开了脚步。
这一次,她不再相信眼睛看到的“似曾相识”的景物,也不再理会内心因致幻孢子残留影响而产生的“走错了”的直觉暗示。她完全信任自己的仪器读数和她推导出的逻辑路径。
每一步都踏在腐烂的落叶和湿滑的苔藓上,脚步声在浓雾中显得异常孤独。周围的树木和怪石依旧在不断重复,试图将她拉回循环的怪圈。有那么几个瞬间,她几乎要怀疑自己的判断,想要转向,但理性牢牢地压制住了这种冲动。
她只是不断地低头看一眼手中的酸碱度计,确认方向,或者抬头核对一下地衣的分布,然后继续前行。
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不知道走了多久,十分钟?二十分钟?她感觉自己的口罩内侧已经有些湿润,呼吸因为持续行走和口罩阻力而略显粗重。
突然,她注意到脚下的土壤颜色似乎有了细微变化,之前那种灰白色的地衣也减少了。她加快脚步,又前行了几米。
毫无征兆地,眼前的浓雾开始变薄。
原本乳白色的、伸手几乎不见五指的雾气,逐渐淡化成了半透明的纱幕。周围的树木轮廓变得清晰起来,不再是扭曲的鬼影。一丝微弱的、真实的林间风吹拂到她脸上,带着清新的草木气息,驱散了那股甜腻的腐朽味。
她猛地回头。
身后,那片浓得化不开的乳白色迷雾,像一堵巨大的墙,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界限分明。
她低头看向腕表。指北针的指针不再疯狂旋转,虽然还有些抖动,但已经大致稳定地指向了一个方向。GPS设备的屏幕上也重新出现了微弱的信号格,正在努力搜索卫星定位。
苏清颜站在原地,缓缓拉下口罩,深深吸了一口没有致幻孢子的、清冷的空气。肺部一阵舒爽。她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片仿佛拥有生命的诡异迷雾,眼神锐利如刀。
这不是自然现象。
这是人为设置的幻象蛊。
而她,用科学的手段,强行撕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第一关,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