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订单安排
第39章 大订单安排 (第1/2页)后勤保障上了轨道,内部管理初步理顺。
苏瑾又将工作重心投入到新品开发上。
这才是决定染坊存亡的关键。
她打开资料库,检查了已经解锁的技术资料,决定建立一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锦华色系。
正在思索什么时候开始创新。销售孙掌柜这天的销售日志上汇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世子三日之约染出来的那几个色系的布,前有孙掌柜营销,后有世子全部买走,在市场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孙掌柜抓住机会,凭借多少年销售经验,成功说动了几家主打高端客户布庄的掌柜。
拿到了第一批正式订单。
“三小姐”
饶是孙掌柜干销售多年,还是难演示兴奋与激动。
他把订单整理了一下,一共两百匹,送到苏瑾面前。
“这些订单,点名要暮山紫和秋香绿两种细棉布,总量两百匹,十日后要货!”
一共五笔订单两百匹布。
苏瑾马上召集胡管事和赵师傅过来。
两百匹?十日内!
胡管事眉头紧锁。
“两百匹……时间太紧了!新色工艺尚未完全稳定,大规模染制,万一出现色差或者质量问题……”
赵师傅也是面色凝重。
“配方虽然已经初步确定,但是新工艺大家还不熟练,而且对于火候时间要求更为精细,日产20匹难度很大,而且很难保证每一匹颜色都一样。
况且,现在天气热,煮好的染料两三个时辰就会褪色,需多次煮料,单缸的有效浸染次数每天四次,染缸温度高,中午要避热一个时辰,产能再降。
即使多个缸同步浸染,布料也需要晾晒到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固色,若是这十天内天气不好,遇到阴雨天,晾晒周期延长……”
苏瑾脑海中的项目系统自动启动,一行提示适时出现:
【如果大批量,染料的稳定性,温度控制,人手配合都是问题。苏总,必须立刻启动标准化生产流程。】
小李的技术指导来了。
但对于赵师傅的提出的难题,一点没解决。
“小李,环境气温需要考虑”
“赵师傅提出难度大,产量达不到,还可能出现颜色不一致!”
更重要的是,这个锦华染坊,近三年从没有在十日内做出二百匹布过。
“老王,张姐,小李你们听到了吗?量产,是道坎。”
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到回复,苏瑾在内心叹气。
然而,光屏闪闪,字幕切换。
【预料之中,这是检验我们前期标准化成果的关键时刻,必须确保质量稳定,按时交付,建立初步信誉。】
是老王,项目组终于实现及时沟通了!
张姐的声音:【成本控制很重要,但是首单更重信誉,允许有一定损耗。我这边能监控到现场消耗!】
小李的补充分析也到了。
【夏季生产,关键是温控和晾晒,还有降温措施。建议晾晒区升级,建议连夜搭建双层悬空晾晒棚子。
下层用竹竿架高避开地面潮气,上层铺上油布,防止午后骤然降雨,棚子下面每隔五步放一个陶盆,装上井水家薄荷叶用来降温增湿,可以同时晾晒45匹布,比常规翻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