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灯会余波与人情往来
第一卷 第19章 灯会余波与人情往来 (第1/2页)夜幕低垂,简易的元宵灯会也渐渐散场,人群们裹紧棉袄,说笑着往各自生产队的方向走去。
雪地被踩得凌乱不堪,映着天边朦胧的月牙儿,透出一种热闹后的宁静。
李长青几人揣着灯会赚来的块儿八毛,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沿着被雪壳子覆盖的村道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小河村方向走。
路上王铁柱还在兴奋地比划着刚才卖松子的情景,孙卫东小心的按着装钱的衣兜,林晓梅安静地走着,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浅笑。
当他们刚走出公社地界,快到通往小河村的岔路口时,道旁一棵老榆树的阴影里,忽然传来一个压低了却透着股爽利劲的女声
“哟,这不是小河村的长青兄弟吗?”
几人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树后转出一个裹着深蓝色头巾、穿着厚棉裤棉袄的中年妇女,胳膊上挎着个盖着蓝布的空篮子,正是快两个月没见的山狐狸赵月梅!
赵月梅脸上带着笑,眼神却像探照灯似的,飞快地扫过李长青他们这一小伙人,尤其在孙卫东和林晓梅身上顿了顿,最后落在李长青脸上
“听说前阵子大雪封了山,连逢集都赶不成。我还琢磨呢,长青兄弟这买卖做得红火,别是有了更稳当的门路,把咱这老搭伙的给撇一边儿了吧?”
这话听着像玩笑,实则带着打探的意味。
李长青心里先是一愣,随即涌起一阵见到关键人物的亲切感,连忙上前两步,脸上露出真诚又带着点无奈的笑容
“赵姐!您这话可冤死我了!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您这条好门路啊!年前就惦记着逢集去找您,可那场大雪一下就是七八天,路都给封死了,实在是出不了村啊,心里也干着急没法子。正想着等开春化冻,路好走了,头一个就去找您说道说道呢!”
赵月梅闻言,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摆了摆手
“嗨,姐跟你说笑呢!那场雪是邪乎,俺们靠山屯也封了好几天,谁都出不去。”
她目光又瞟向李长青身后的背篓
“看你们这架势……这是刚从公社灯会上回来?生意咋样?”
李长青心里明白,赵月梅消息灵通,这是在探他的底。他也不藏着掖着,坦然道
“瞒不过赵姐您,我们几个小打小闹,凑了点山货,在灯会上试着卖了卖,见识见识世面。赚了点辛苦钱,刚够换点盐巴火柴的,跟您这大路子可比不了。”
“哎呦,可以啊长青兄弟!”
赵月梅眼睛一亮,带着赞赏
“这年头,能迈出这一步就是好样的!胆子大,脑子活!比那些光会土里刨食的强多了!”
她顿了顿,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
“咋样,手里还有啥好货没?榛蘑、松子、或者……别的稀罕玩意儿?品相好的,姐这儿路子稳,价格保准比供销社那死价钱强!”
李长青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他也压低声音
“赵姐,不瞒您说,灯会这点就是试试水。等开春雪化透了,山里的好东西才刚露头。到时候,肯定少不了麻烦您。品相您放心,一准儿挑最好的给您留着。”
“成!有你这句话就行!”
“姐就稀罕跟你这样爽快人打交道!等到开春逢集,上次说的老位置,我一准儿在!到时有啥好货,尽管拿来!”
“一定!赵姐,到时候肯定去麻烦您。”
李长青郑重应下。
“得嘞!那说定了!天不早了,你们也赶紧回吧,路上当心点。”
赵月梅笑着摆摆手,挎着空篮子,利索地转身,很快消失在夜色笼罩的小路上。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看着赵月梅消失的方向
“李同志,这位赵大姐,看起来挺……挺有门路?”
李长青收回目光笑了笑,对伙伴们说
“嗯,赵姐是靠山屯的能人,路子广。开春后,咱们的山货要是想卖上好价钱,说不定真得靠她牵线搭桥。”
林晓梅轻声说
“看她说话做事,挺干练的。”
“那是,山狐狸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王铁柱插嘴道,语气里带着点民间传说式的敬畏。
一行人继续往回走,李长青心里更踏实了几分,能意外遇上赵月梅,续上了年前的线头,这为开春后的山货销售打开了一条潜在的、更灵活的渠道。
正月十六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小河村还沉浸在年节的慵懒里。
李长青蹑手蹑脚地起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
院子里,昨晚燃放的鞭炮碎屑散落在白雪上,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母亲王桂芬已经在灶间忙碌,锅里咕嘟着苞米碴子粥的香气。
“长青,昨个儿灯会折腾到半宿,咋不多睡会儿?”
母亲王桂芬系着围裙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温水
“快,先洗把脸,粥马上就好。”
“妈,睡不着了,心里惦记事儿。”
李长青就着热水搓了把脸,他望着远处覆盖着白雪的山峦,心里盘算着
“灯会热闹完了,赶山小队的第一笔生意的账也算清楚了,只差把人心拢住了。这年头,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更别说这几块钱和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人心了。”
这时,院门外传来王铁柱特有的大嗓门
“长青哥!起来了没?俺娘让我给你送粘豆包来啦!”
话音未落,人已经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蛋冻得通红,却洋溢着兴奋的光彩。他手里端着个大海碗,里面是四个冻得硬邦邦、金黄灿灿的粘豆包。
“婶子太客气了!”
李长青接过碗,触手冰凉,心里却暖。他顺势说
“铁柱,你跑一趟,去喊孙组长和林知青,一会儿咱们在知青点碰个头,把灯会的账算一下。”
“好嘞!”
王铁柱应了一声,像阵风似的又跑了。
吃过早饭,李长青揣上一小包灯会上没卖完品相最好的松子,用旧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出门了,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村里不少烟囱都冒起了炊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