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真不似活人
7 真不似活人 (第2/2页)曹琮心里更害怕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帝后互不信任?
那陛下你把太子养在宫中,把另一位皇子交给其他大臣养行不行?我们曹家真的承担不起这么可怕的重责。
曹琮还很担忧,若是两位皇子都顺利长大,皇帝什么时候接太子回宫?宫里突然多了一位皇后所生的太子,朝堂局势会不会发生巨变?而且……我们曹家皇后生的皇子,大概应该可能会被立为太子吧?
如果皇帝不想立暾儿为太子怎么办?侄女和侄孙还有活路吗?
救命!
我们曹家本来当开国勋贵当得好好的,怎么就造了孽,被皇帝选为后族了啊!曹琮都怕曹家会在自己死前覆灭,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曹琮的六个哥哥,两个有“武字辈”谥号,一个娶郡主。曹家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就足够辉煌,当后族根本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火上浇油,让曹家人都不敢展露才华了。
曹琮一度认为,是不是谁看曹家太兴盛,所以要打压曹家?
可事已至此,他连埋怨都不能显露,只能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祈祷先祖保佑。
范仲淹品德高尚,且已经为太子师,将来与太子和曹家绑定,曹琮满腹心事,终于能有人听他述说。
范仲淹心情复杂。
曹家……嗯,确实当这个后族当得太委屈了。
如果曹皇后没有入宫,皇帝对曹家一定会如先帝们一样礼遇有加。哪像如今?
范仲淹安慰道:“曹公也算苦尽甘来了。”
曹琮深深叹了口气,没说话。
什么苦尽甘来?谁知道太子能不能长大?谁知道皇帝还有没有其他喜爱的幼子出生?谁知道皇帝将来会不会忌惮年长的太子?仍旧前途未卜啊。
曹琮挤出笑容:“是,苦尽甘来。范公,隔得太远,我还不清楚暾儿的启蒙进度,只听佑儿说暾儿极其聪颖。范公看来如何?暾儿学到何种程度?已经会读经了吗?”
范仲淹的脸皮狠狠抽搐了一下,就像是牙疼似的。
他板着脸道:“是极其聪颖。郎君已经通读五经,准备去考童子科了。”
曹琮眨了好几下眼睛,才道:“啊?”
……
赵祯虽不喜曹皇后,每月该去皇后宫中的时候,他还是会按照规矩前去。
他也只会于那一日在皇后宫中过夜。
平时,赵祯只会在白日和皇后谈正事,谈完就离开。
仅有一次例外。
赵祯听曹琮夸赞曹佑,好奇地召见了曹佑,对曹佑的才华十分惊喜,不小心和曹皇后谈曹佑得太晚,便宿下了。
就那一夜,皇后怀上了太子。
待曹皇后诞子后,赵祯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错觉。从此他每月去皇后宫里的那个夜晚,也不必再勉强自己,只是与皇后单纯同寝而已。
他与曹皇后相处的气氛,竟比非得每月一次欢好时还融洽几分。
赵祯抖了抖手中信纸,促狭地笑道:“范希文和曹玉璋知道暾儿要考童子科,皆吓坏了。”
曹皇后美则美矣,平日里总板着脸,就像是庙宇里的面容严肃的木头菩萨似的,令人生不出亲近之心。
在听到赵祯提到暾儿时,她才绽放了一抹极淡的笑容,仿佛泥塑雕像活了过来。
曹皇后从赵祯手里接过信,一边看,一边慢悠悠道:“暾儿有本事,和天下神童比一比又如何?他靠自己的本事入朝为官,陛下也不用担忧如何将他接进宫教导了。”
赵祯唏嘘:“是啊。”
宫里果然难以养活孩子,他绝对不能让赵暾回宫生活。赵暾的身份,还得死死瞒住。
但他又想多与赵暾亲近,赵暾早早考上进士,不是很好的办法?
何况……
赵祯没忍住笑出了声音:“我儿若不显露身份就能出将入相,众卿家得知真相后的反应一定很有趣。”
曹皇后条件反射想要开口劝谏,让皇帝注意规矩。
但话到了嘴边,她不想阻碍了孩子的道路,便没说出来。反正童子科是察举入试,不占科举名额,由陛下直接赐进士出身。此举能让孩子讨得陛下一二欢心,又不扰乱寻常科考秩序,孩子想考便考吧。
她想起在瑞圣园与孩子朝夕做伴的恬然时光,面上的慈祥神情更生动了几分:“暾儿定是有出将入相的本事的。”
赵祯道:“还是让曹佑先出将入相。他似乎也不想走荫庇之路,想要试试考科举。”
曹皇后满意地颔首:“佑儿也定能考上。”
赵祯摩拳擦掌:“那你另外一个弟弟曹佾呢?”
曹皇后的脸上极淡的生动表情瞬间如退潮般散去,重新回到木然:“曹家有一人出仕足够。陛下,后族权势不可太盛。”
赵祯心中的喜意被曹皇后这冰冰冷冷一劝,瞬间冷却。
他皱着眉道:“我不会猜忌曹家。曹家人才尽可施展才华。”
曹皇后站起身,恭敬地对赵祯行礼鞠躬:“陛下,这是祖训,绝对不可厚待后族,谨防外戚势力过重。”
赵祯皱着眉头盯着曹皇后看了一会儿,从曹皇后手中抽出信纸,拂袖而去。
曹皇后在赵祯离开之后,才缓缓直起身体。
她就像个泥塑雕像似的,即使在人后,表情也纹丝不动。
用膳,处理宫务,休息。
直到入睡,她的神情也一直严肃木讷。
如宫里闲言碎语,真真不似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