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帮叔父交友
14 帮叔父交友 (第1/2页)曹佑一生敬佩的人很多,种师道是其一。
靖康中,种师道力主抗金。宋钦宗却一意求和,将种师道幽禁。后种师道忧愤病死。当金军攻入汴京,宋钦宗被俘的时候,发现金军原来真的不多。他才痛哭流涕“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宋人迫害种师道,金人将领攻入汴京后,却厚待种家人,对种师道的侄儿夸赞种师道,说现在城破了,宋人终于知道种将军的忠义了。
曹佑自是知道种师道的忠义,对种师道生平了解颇深。
所以他知道种师道曾在庄敏公章楶麾下,章楶向宋哲宗推荐种师道,夸种师道“他日必为朝廷名将帅”。
他也知道,宋夏之战大宋输多胜少,每次求和几乎都是西夏的经济拖不起才开启和谈,在和谈中对大宋敲诈够了就“称臣”。
仅在宋哲宗时,章惇为相扛住朝野内外压力,章楶为将大败西夏。这次“和谈”大宋才没有送钱送地,而是拓边千里,缴获牛羊十万余。西夏在宋哲宗驾崩,章楶老病之后,才敢再次出现在宋夏边疆。
曹佑曾想,若是能跟随种公作战,不知有多畅快。
后来他想,若是能和种公一同在庄敏公麾下作战,上有明君良相庇佑,他和种公只需要跟随庄敏公开疆拓土,复汉唐之盛,那才叫真正畅快。
等他登临高位,他的想法又有所改变。他以为自己已经寻到了明君,而自己可以成为庄敏公。
可惜,不过一场大梦。
种公死后宋人尚知他之忠义。自己以“有异谋”之罪身死,过往一切记载肯定都会被焚毁。曹佑对自己的身后名不抱希望。他既已经成了另一个人,只想在这一世成全自己的忠义。
曹佑的视线悄悄落在故作敦厚,欺负族弟时眼底全是促狭的少年庄敏公身上。
他的视线又移向说不到两句话,就被族兄欺负得跳脚握拳的少年章相公。
好巧,他想共事的人就这么轻易地见面了?是自己的运气终于变好了吗?
曹佑不断思考怎么不动声色地和两人成为友人,但他又不确定在青史中留下赫赫名声的名将名相,会和怎样优秀的人成为友人。
再者曹家的处境很差,他们会不会不想与曹家子弟接触太深?
曹暾伸出手指,戳了一下曹佑的下巴。
曹佑低头看着怀里给他丢了一双白眼的小侄子。
咦?小侄子怎么又翻白眼了?谁惹他生气了?
曹暾真的快气死了。
来了,又来了。
小叔叔的眼神,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他从小和小叔叔一同长大……虽然还没有长大,但他确定身边的人提起小叔叔都是赞不绝口。小叔叔究竟是怎么养成一副不自信的性子?
当然,曹佑的性格不是自卑,他只是自觉自己做得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当他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哪怕自觉准备不够,也会竭力争取,是个十足的行动派。
但曹暾就是看不得小叔叔那时时反省,事事斟酌的模样。
反省什么啊!
一定是狗皇帝对我曹家打压太过,才让我曹家人个个谨慎自谦过头。
他想了想叔祖父的性格,又想了想史书中二叔父的性格。
天啦,小叔父也要变成那样的自谦过头的闷葫芦吗?他真是浑身刺挠。
旁边的戏台子上的伎人正在操纵着悬丝傀儡,演着一出孩童春游戏;道旁的两位倡人踩在同一条悬空的细索上,错身而舞的时候翩如飞燕;又有踢瓶的、弄碗的、吹火的……各种杂手伎精彩非凡。曹暾本来已经被精彩的表演吸引。
一瞥到小叔叔那想要交友又踌躇不前的眼神,曹暾连看杂耍的兴致都气没了。
唉,烦。
他本不想和章惇和章……那啥走得太近,免得卷入以后的党争。但小叔叔没有同龄朋友,一点点麻烦比起小叔叔,受就受吧。
反正新旧党人最初都是朋友,互相下死手的时候也没手软。他以后是白吃俸禄的庸碌,新旧党人平衡结交,应该不碍他躺平的梦想。
“两位兄长,我有些饿了,一同去潘家酒楼用午膳可好?”曹暾主动邀请道。
章惇立刻欣然同意。章楶也只好跟着同意。
曹暾看出章楶正在犹豫是否要和曹家人深交。如果是平时,他早就找借口走人。但小叔叔想交朋友,他便装作没看见章楶的为难。
曹暾虽然面无表情的模样看上去有点敷衍,但聊天的内容很用心。
不需要捏着可恶的毛笔写字,只是用嘴说,曹暾什么儒学经典都能和人扯一下。
他知道如今的文学大家们都喜欢韩愈、柳宗元等古文运动领导者的文章,特意寻了韩愈等人的文章背诵。
曹家虽然没钱,但底蕴尚在,藏书不少。曹暾想看什么书,只要给叔祖父写封信,叔祖父定能为自己寻到。
曹暾出口成章,即使是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也足以引人瞩目。
以他的年龄,腹中藏书之丰富,让章惇都卸去了眼中的傲慢底色,真心想与曹暾为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