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 第0007章 扬州岁月

第0007章 扬州岁月

第0007章 扬州岁月 (第1/2页)

马车在官道上颠簸数日,终于在一个薄雾朦胧的清晨驶入扬州城。晓莹趴在车窗边,好奇地打量着这座与苏州气质迥异的城市。运河穿城而过,船帆如云,码头工人吆喝着搬运货物,街市上人流如织,比苏州更多了几分商贸的喧嚣与活力。
  
  “娘,好多船呀。”晓莹睁大眼睛,指着河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
  
  林氏将女儿搂回身边,轻声道:“扬州是大运河的重要码头,自然船只多些。”她心中却暗自忧虑:这般繁华之地,是否也藏着赵坤的眼线?
  
  按照周伯给的地址,马车最终停在城东一处僻静巷弄里。青砖小院,黑漆木门,门前两株垂柳依依,显得清雅幽静。
  
  车夫帮忙卸下行李,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五十余岁的妇人开门出来,见到林氏,连忙躬身:“可是林娘子?老身姓王,是这处的管家。齐老爷早已吩咐过了,快请进。”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整洁利落。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中一棵老槐树亭亭如盖,树下石桌石凳,角落还辟有一小块花圃,种着些常见花草。
  
  王妈引她们进屋,一边道:“齐老爷都安排妥了。东厢房已改作绣房,备了各色丝线和绸缎。西边邻居住的是齐家的老伙计,可靠得很。林娘子放心住下便是。”
  
  林氏心中感激,知道齐天城考虑周到,连她的绣活生计都安排好了。
  
  安顿下来后,林氏开始着手打理新生活。她化名“林婉”,身份是守寡的绣娘,带着女儿投奔远亲。晓莹也改叫“莹姐儿”,以防万一。
  
  扬州绣坊与苏州不同,更注重实用性绣品,如屏风、帐幔、衣饰等,对精细程度要求稍低,但需求量更大。林氏很快与几家绣坊建立了联系,接些零活在家制作。
  
  晓莹已经五岁了,越发显露出过人的细心和耐心。她不仅能安静地陪母亲做针线,还能帮忙分线、配色,甚至开始学习简单的针法。
  
  “娘,这根线有点起毛了。”晓莹捏着一根丝线,小眉头微蹙。
  
  林氏接过一看,果然线头有些许分叉,若不仔细根本看不出。她惊讶于女儿的观察力,柔声道:“莹莹眼真尖。这线确实不能用了,换一根吧。”
  
  她开始系统地教晓莹刺绣。从最基本的平针、回针教起,晓莹学得极快,不过月余就能绣出工整的边角花纹。更让林氏惊讶的是,女儿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感,常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配色方案。
  
  “娘,这个荷叶用深浅不同的绿色,会不会更像真的?”晓莹指着绣样问。
  
  林氏按她的建议尝试,果然层次丰富,生动许多。她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若在从前,晓莹该是莫家千金,学习琴棋书画,而非小小年纪就为生计操持针线。
  
  然而乱世之中,有一技之长未尝不是好事。林氏开始更用心地教导女儿,不仅教技法,更教她鉴赏和创作。
  
  日子渐渐安定下来。林氏白日做绣活,傍晚教晓莹读书写字。齐天城不时托人送来银钱和物品,都被林氏婉言谢绝,只收下些启蒙书籍和文具。
  
  “齐老爷大恩已难报答,不能再多受惠了。”她对王妈说,“我们母女能自食其力。”
  
  王妈叹道:“林娘子有所不知,齐老爷与莫老爷是过命的交情。如今莫老爷落难,齐老爷心中煎熬,只能通过这些稍作补偿。”
  
  提到莫隆,林氏心中一痛。一年多了,狱中的丈夫不知如何?晓贝又流落何方?她只能夜夜对玉佩祈祷,盼望一家人早日团聚。
  
  这日,林氏接了一幅大屏风的绣活儿,需绣扬州名胜二十四景。她带着晓莹去瘦西湖写生,实地观察景致。
  
  春日的瘦西湖杨柳依依,画舫如织。晓莹第一次见到这般美景,兴奋地跑来跑去,小脸红扑扑的。
  
  “娘,那桥真好看!”她指着五亭桥,眼睛亮晶晶的。
  
  林氏笑着取出纸笔:“那莹莹帮娘画下来好不好?记得观察桥的形状、颜色,还有水中的倒影。”
  
  晓莹认真点头,趴在石凳上描画起来。她画得稚嫩,但观察仔细,连桥上游人的衣饰颜色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几个衣着华贵的孩子跑过来,见到晓莹的画,哄笑起来:“画的什么呀!丑死了!”
  
  晓莹小脸一白,咬着嘴唇不说话。
  
  一个胖墩墩的男孩伸手要抢画纸:“穷人家的小孩也学人画画?给我看看!”
  
  林氏正要制止,却见晓莹突然站起身,毫不畏惧地看着那几个孩子:“我娘说,画画重在观察,不在技法。我能说出五亭桥有多少个亭尖,你们能吗?”
  
  孩子们一愣,那胖男孩梗着脖子:“谁说不能!五个!”
  
  晓莹摇头:“不对,主桥上有五个亭子,但左右引桥上各有两个小亭尖,一共九个。还有,桥栏杆上的石狮子,左边十七个,右边十八个,一共三十五个。”
  
  孩子们目瞪口呆,连路过的大人都驻足观望,惊讶于这小女娃的观察力。
  
  胖男孩恼羞成怒,推了晓莹一把:“胡说八道!谁信你啊!”
  
  晓莹踉跄一步,却不哭不闹,只坚定地说:“我没胡说。你若不信,自己去数数。”
  
  林氏急忙上前护住女儿,对那几个孩子正色道:“小公子们,我家女儿或许画得不好,但她从不说谎。还请大家口下留情。”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匆匆赶来,见状连忙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家小少爷失礼了。”说着拉走了那几个孩子。
  
  林氏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晓莹的头:“莹莹不怕,娘在呢。”
  
  晓莹却仰起小脸,眼中闪着光:“娘,我没怕。我真的数清楚了,就是三十五个石狮子。”
  
  林氏心中一颤,既为女儿的勇气欣慰,又为她过早的成熟心疼。这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啊...
  
  经过这事,晓莹更加沉静好学了。她不仅学刺绣,还主动要求多读书。林氏便从旧书摊买来《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读物,每晚教她认字。
  
  齐天城得知后,特意派人送来一套《诗韵》和《声律启蒙》,还有几本山水画谱。附信中说:“闻莹姐儿好学,甚慰。这些书籍或可供消遣,望婉清勿再推辞。”
  
  林氏这次没有拒绝。她知道知识对女儿的重要性,在这乱世中,多一分学识就多一分立足的资本。
  
  晓莹果然对诗词韵律表现出浓厚兴趣。不过六岁年纪,就能背诵数十首唐诗,甚至尝试着自己凑句对仗。
  
  “娘,'云对雨,雪对风',那'绣针'对什么呀?”她歪着头问。
  
  林氏想了想:“可以对'丝线',或者'锦缎'。”
  
  晓莹拍手笑道:“绣针对丝线,晚照对晴空!娘,我编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