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水乡晨炊,天色微青
第0023章水乡晨炊,天色微青 (第1/2页)晨雾未散,天色微青,水乡小镇还沉浸在睡梦之中,莫老憨家的灶房里已经亮起了暖黄的灯光。
阿贝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将柴火塞进灶膛。火苗舔舐着干燥的芦苇,噼啪作响,映红了她稚嫩而认真的小脸。不过六岁光景,她已能熟练地生火煮粥,那双本该只拿玩具的手,早早担起了生活的重量。
“阿贝,粥里少放些米,多加水。”里屋传来养母王秀娥带着咳声的嘱咐,“你爹今日要出远船,须得吃饱。”
小女孩轻声应下,手上的动作却与口中应答相反——她悄悄又多抓了一把米粒撒进锅中。阿贝记得清楚,上次爹出远船,回来时瘦得颧骨都凸了出来,摇橹的手臂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粥将沸时,门外传来脚步声。莫老憨披着露水进门,粗糙的大手拎着两条刚捕的鲫鱼,鱼尾还在微微颤动。
“咱阿贝真能干!”见灶台前的小身影,他脸上绽开笑容,将鱼递过去,“拿去让你娘煮个汤,今晚喝。”
阿贝接过鱼,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下去:“爹,鱼能卖钱...”
“再穷也得让我闺女长身子。”莫老憨揉了揉阿贝的头发,忽然压低声音,“别让你娘知道,爹藏了条大的明天卖。”
父女俩相视一笑,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太阳升起时,粥已煮好。一家三口围坐在院中小桌旁,就着酱菜喝粥。阿贝低头吃饭,余光却瞥见爹将鱼肉悄悄夹到她碗里,她又趁爹娘不注意,将鱼分成两半,各自还回去。
王秀娥看见了,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饭后,莫老憨准备出门。他今日要摇船去三十里外的镇子卖鱼,路程远,需早早出发。
“爹,带我去吧!”阿贝拉住父亲的衣角,眼中满是期待,“我能帮爹叫卖,还能算账!”
莫老憨犹豫片刻,看了看妻子。王秀娥身体一直不好,让阿贝跟着出去,她也能歇一日。最终他点头:“去换件衣裳,船头凉。”
阿贝欢呼一声,跑进屋里。再出来时,已换了件略显宽大的夹袄,虽然旧得发白,却洗得干净。她小心地将那半块玉佩从颈间摘下,藏于枕下——这是爹娘反复叮嘱的,贵重物件不能带出门。
小船摇出港湾时,晨雾已散尽。水乡的秋日,河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芦苇荡。阿贝坐在船头,两只小脚悬空晃荡,时而伸手去触那清冷的河水。
“爹看!”她忽然指向远处。
但见五六条大船正堵在河道交汇处,每艘船上都堆着高高的稻谷,几个身穿统一服饰的汉子正大声吆喝着什么。岸边聚着不少渔民,个个面色凝重。
莫老憨皱起眉头,将船摇近些。阿贝听见人们的议论声:
“黄家又加租了,这还让不让人活?”
“说是今年收成好,租子得加三成...”
“好什么?夏日那场大水,我家田淹了一半...”
莫老憨将船靠岸,嘱咐阿贝:“乖乖待着,爹去去就回。”
阿贝点头,眼睛却紧跟着父亲的身影。她看见爹走向人群,与几个相熟的渔夫交谈,不时摇头叹息。人群中央,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正站在高处讲话,身后跟着几个带棍棒的手下。
“...黄老爷仁善,才容你们拖租欠账!今日起,河道税加收一倍,每条船每月交足两百文,否则休想在这片水上来去!”
人群中响起一片哗然。阿贝的心揪紧了——她知道,自家那条破旧的小渔船,一个月也挣不到两百文钱。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上前去。是莫老憨。
“刘管事,”他声音不高,却让嘈杂的人群静了下来,“夏日大水,收成本就不好,再加租税,怕是真要逼死人了。”
那被称作刘管事的横肉汉子冷笑一声:“莫老憨,就你仗着几分人缘总当出头鸟?黄老爷的规矩,是你个穷打渔的能议论的?”
“刘管事,我们不是议论,是求情...”莫老憨依旧语气平和。
“求情?”刘管事啐了一口,“行啊,你莫老憨不是人缘好么?替你这些兄弟把欠的租都交了,我立马减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