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0章沪上暗流与江南微光
第0110章沪上暗流与江南微光 (第2/2页)就在这时,一阵争吵声吸引了她的注意。
书铺旁边是一家当铺,一个穿着绸布长衫、戴着瓜皮帽的掌柜,正将一个包袱和一个老人往外推搡,语气刻薄:“去去去!什么破烂玩意儿也敢拿来当?一块破石头,雕得歪歪扭扭,还说是祖传的?当我们永昌当是收破烂的吗?”
那老人衣衫褴褛,满头白发,被推得一个踉跄,怀里的包袱散开,一块巴掌大小、灰扑扑的玉石掉在地上。那玉石质地似乎很一般,形状也不规则,上面隐约有些刻痕,但蒙着灰尘,毫不起眼。
“掌柜的,行行好,家里等着米下锅……这真是祖上传下来的,您再看看,再看看……”老人苦苦哀求,弯腰想去捡那玉石。
“看什么看!赶紧滚!”掌柜的不耐烦地挥手。
周围有人围观,却无人上前。世道艰难,谁也不想多管闲事。
阿贝看着那老人绝望的眼神,心中不忍。她挤过去,帮老人捡起了那块玉石。入手微沉,触感冰凉,上面的刻痕似乎有些特别,但她来不及细看。
“老爷爷,您没事吧?”她将玉石递还给老人。
老人接过玉石,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感激:“谢谢小姑娘,谢谢……”
那掌柜的见是个半大的丫头,嗤笑一声:“小丫头片子,懂什么?一边去!”
阿贝抬起头,清澈的目光直视着掌柜,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奇异的镇定:“掌柜的,开门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老爷爷年纪大了,您不收便不收,何必动手推人呢?”
掌柜的被她说得一噎,周围也有人低声议论起来。他脸上挂不住,哼了一声,转身进了当铺,“嘭”地关上了门。
阿贝扶着老人走到街边人少处:“老爷爷,您家在哪里?我送您回去?”
老人摇摇头,看着手里的玉石,长长叹了口气:“家?哪还有家啊……儿子被抓了壮丁,媳妇跟人跑了,就剩我这个老不死的……本想当了这祖传的东西换点药钱,没想到……”他说着,剧烈地咳嗽起来。
阿贝看着老人枯瘦的手和那块灰扑扑的玉石,心中酸楚。她摸了摸口袋里那两个还带着体温的铜板,犹豫了一下,还是全部掏了出来,塞到老人手里:“老爷爷,我只有这些,您拿去买个饼吃吧。”
老人愣住了,看着手里那两枚微不足道的铜板,又看看阿贝身上打补丁的衣裳,眼圈顿时红了:“使不得,小姑娘,使不得……你也不容易……”
“您拿着吧。”阿贝坚持道,又看了看那块玉石,“这东西,既然是祖传的,说不定真是个宝贝,您好好收着,也许以后能遇到识货的人。”
她说完,不等老人再推辞,便转身快步离开了。她怕自己再待下去,会忍不住把卖鱼的钱也拿出来。那些钱,是家里等着买米买盐的。
老人望着阿贝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又低头看看手里的铜板和玉石,喃喃道:“好心肠的姑娘啊……菩萨保佑你……”
阿贝找到莫老憨,只说书铺人多,没进去。父女俩买了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便踏上了回家的路。阿贝心里还想着那个老人和那块奇怪的玉石,隐隐觉得,那玉石上的刻痕,似乎在哪里见过一种非常模糊、遥远的印象,仿佛童年某个破碎的梦境。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在那里,贴身挂着她从不离身的半块玉佩。玉佩温润,带着她的体温。这是她身世的唯一线索,也是莫家留在她生命里的,最初的印记。
沪上,齐公馆。
傍晚,齐啸云处理完手头的文件,揉了揉眉心。福伯走进来,低声道:“少爷,赵家派人送来了请柬,赵会长五十寿宴,请您务必赏光。”
齐啸云接过那张烫金的精致请柬,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赵坤,这个当年陷害莫家的元凶之一,如今已是沪上商会举足轻重的人物,风光无限。
“知道了。”他将请柬随手丢在桌上,“备一份厚礼。”
“是。”福伯应道,迟疑片刻,又道,“少爷,还有一事……我们的人在南边查到一点消息,说十几年前,江南一带确实有过一个带着婴儿的妇人出现,形迹可疑,但具体落脚处,还在查证。”
齐啸云精神微振:“盯紧这条线。江南……范围还是太大,想办法缩小。”
“老奴明白。”
福伯退下后,齐啸云走到窗边,望着华灯初上的沪上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这座繁华的都市背后,隐藏着太多的阴谋与算计,也掩盖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悲欢离合。
他想起了小时候,莫家花园里,那个和他拥有半块一模一样玉佩、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的贝贝妹妹;想起了家破人亡后,躲在贫民窟里,眼神惊恐却依旧紧紧拉着母亲衣角的莹莹妹妹。
一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一个近在咫尺,却因门第之见和母亲的骄傲,无法光明正大地照拂。
他握紧了拳头。力量,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揭开当年的真相,才能找回失散的亲人,才能……不再让他在意的人,受到任何伤害。
沪上的暗流在夜色下涌动,而江南水乡的那一点微光,似乎也正被命运的丝线,悄然牵引向这座巨大的漩涡。
阿贝回到渔村,帮着莫婶儿做好了晚饭,又将院子里晾晒的鱼干收好。夜深人静时,她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听着窗外细微的风声和水声,再次从怀里掏出那半块玉佩,就着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微弱月光,细细摩挲。
玉佩上的纹路,似乎与今天在镇上看到的那块怪石上的刻痕,有某种隐约的相似?是错觉吗?
她不知道,这无心的一瞥,这源于善良的一个举动,或许早已在冥冥之中,为她那迷雾重重的身世,揭开了一线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缝隙。
南北两地,两个命运迥异的少女,以及那个在漩涡中心奋力挣扎的少年,他们的人生轨迹,正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行,而交汇的那一天,似乎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