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谈条件
第13章 谈条件 (第1/2页)戊时末,百姓早已沉入梦乡。
县衙令厅内,武县令正在核验境内春耕与水利事宜,他虽世故怕事,却十分勤勉。
即将进入雨季,江水渐涨,码头的石阶已没入水下三级。
往年五月都暴雨频繁,诸多事务需得提前预备。
听说江小月求见,武县令眸光微闪,点了点头。
很快,衙役便将江小月抬进了令厅。
江小月看着端坐在书案后,正奋笔疾书的武县令,那身象征着权力与公正的官袍,此刻在她眼里只剩下推诿和讽刺。
“见过县令大人。”
武县令抬头,望向那瘦小的身影。
张捕头仔细审过吴放,又在外打听了一圈,发现所谓孤女守巨财的传言,很可能是江小月自己散布的,目的就是引吴放上钩。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心都还没长出来,怎会想到去利用人性的贪婪设局?
是以,武县令派人去向阳村探查,发现村里有个黑户,还是个文采斐然的读书人。
他尝试追查这位“葛先生”的来历,却一无所获,这反倒引起了他的好奇。
借着查案,张捕头去村里打听,听说了一桩怪事。
邻居常在夜里听见葛先生家中传出古怪动静,瞥见晃动的人影。
村民的描述,让武县令想起了一位瑜国的官员。
那时他刚上任不久,两国官员就沧澜江治理一事洽谈。
晚膳过后,那瑜国官员竟在驿站随性起舞,双脚踢踏地面发出清脆声响,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曲调。
武县令当时颇为震惊——在庆国官场,行立坐卧皆有规矩,岂能如此恣意妄为。
堂堂官员,竟似戏子般甩动宽大袖袍起舞!
后来他才知道,瑜国没有宵禁,夜间娱乐丰富,各种诗会、花宴上男女同席,即兴歌舞乃是一种风尚。
难道这葛先生是瑜国人?
有了这个怀疑,武县令便乔装去了一趟向阳村,村民听到的声音,确实像脚踢踏地面发出的声响。
彼时,葛先生正如往常般在竹椅上躺着,姿态松弛随意,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克制二字,这让武县令心中怀疑更重。
武县令心思百转,现实中不过几息之间,他问起江小月的来意。
“大人,民女此来,有两事相求。”
武县令放下笔,目光深沉:“讲。”
江小月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肩头的抽痛:“请大人将李家二姑娘发髻中寻得的那枚盘扣,归还于民女。”
武县令眉峰一蹙:“此乃重要证物,牵扯重要疑犯,岂能轻易予你?”
“重要证物?”江小月挣扎着坐直,嘴角扯出一抹讽刺,“那大人会派人去瑜国丽锦坊追查吗!您压下我爹娘的血案,不敢追查其真正主人......”
她顿了顿,心在抽痛,眼神却更显执拗,“这东西留在县衙,不过是件徒增烦忧的烫手山芋,不如让民女带走,至少......它是我父母用命换来的唯一信物。”
“带走?你要去哪?”武县令听出对方话里的弦外之音。
“这便是我求大人的第二件事——请大人开具一份路引文书,允民女前往瑜国。”江小月的声音异常平静,显然深思熟虑过。
她深知依靠官府无望,要想找到凶手,只能靠自己。
可要离境,必须有官府签发的路引。
武县令面露讶色:“你要去瑜国?你才十一岁,这简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