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故土难回
第189章 故土难回 (第1/2页)周译没想到会是这个走向,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回应。
他斟酌着说:“外叔公,您过誉了。我现在也是刚起步,很多东西都在摸索,还得向您这样的前辈多学习。”
周译想起正事,趁机提到了那两块地的事。
闻善棠听完,沉思了片刻,说:“蛇口那边,我了解一些。最近香港有几家大企业,包括招商局他们,都把厂子建在了蛇口工业区。那边有港口,货运方便,而且政策方面也比其他地方更灵活一些,税收有优惠,审批也快。”
周译心里有数了,暗暗记下这些信息。
气氛缓和下来后,闻善棠问起了北京城的变化。这些年他虽然人在香港,但心里始终牵挂着故土。
周译和林知微便说起了这几年北京的发展。
说着说着,周译注意到老人家的眼睛渐渐湿润了。那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遗憾,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涩。
周译停下话头,试探着说:“外叔公,如果您想回去看看……”
闻善棠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回去了。”
他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苦笑着说:“老了,经不起折腾了。而且,认识的人也都不在了。那个我记忆中的北平,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那些熟悉的街道,都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了。回不去了。”
包间里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闻善棠才振作精神,摆摆手说:“不说这些了,说些高兴的事。来,周译,跟我说说你对未来的打算。我虽然老了,但脑子还好使。”
周译看着这位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素未谋面,却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信任。
这顿饭,一直吃到夜深。
第二天一早,深圳的天空飘着薄薄的雾气,空气中带着南方特有的潮湿气息。
林知微和周译在华侨大厦的餐厅简单吃过早餐后,就分头行动了。
将近一个小时后,车子在春风制衣厂门口停了下来。
厂子的大门是新刷的绿漆,门柱上挂着“春风制衣厂”的牌子,字体端正。
罗厂长和吴常柏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罗厂长四十岁出头,个子不高但精神矍铄,穿着一身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吴常柏要年轻些,三十岁左右,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这正是吴雨桐之前推荐给林知微的、在广州百货大楼上班的堂兄。现在在这里专门负责对外联络和销售。
进了办公室,罗厂长赶紧给林知微倒水。林知微坐下后,也不急着谈正事,而是先关心起工人的情况。
“罗厂长,”林知微认真地问,“有没有人担心厂子的性质改了,以后待遇会变?大家伙儿的情绪怎么样?”
罗厂长放下茶杯,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个您尽管放心。大家伙儿情绪都好着呢!”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语气诚恳:“对大家伙儿来说,只要能吃饱、喝足、有钱挣,这厂子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他们真不在乎。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工资,还越拿越多,做梦都要笑醒了。”
“当初咱们这个厂子,工资发不出来,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工人都快散了。是您那个‘三来一补’的主意,救了咱们厂。当时那个情况下,别人都躲着走,您却愿意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