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30) 第十三章 新火
第一卷: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30) 第十三章 新火 (第2/2页)这条视频的评论区分外热闹。
“支持!早就该这样了,主播一个人太辛苦!”
“现代化工具和传统手艺结合,没毛病!”
“看到主播有帮手了,真好,不用那么累了。”
当然,也夹杂着几声“果然商业化了吗”、“失去灵魂”的质疑,但很快被支持的声音淹没。
那条恶意测评的影响,在实实在在的订单和越来越多的正面反馈面前,渐渐淡去。更多的人开始讨论山楂烙的开胃效果,讨论雪糖的独特风味,甚至有人开始催促秋梨膏的上新。
顾淮南发来信息:“应对得当。规模化初期,效率和品质平衡是关键。新帮手背景可靠?”
赵北北回复:“是村里王大娘介绍的,人很可靠,手脚也利落。”
“好。秋梨膏的配方和工艺,需要提前测试,确保稳定。”
赵北北看着信息,目光落在角落里那堆冻秋梨上。她拿出爷爷的笔记,翻到秋梨膏那一页,上面记载着需要加入罗汉果、枇杷叶、红枣、姜丝等多种辅料,工序同样繁琐。
她取来几个小陶罐,准备先试做一小批。按照笔记上的比例,将去核的冻秋梨擦成丝,与其他配料一同放入小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慢慢熬煮。马婶好奇地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北北,你这脑子咋记这么多方子?”
赵北北看着锅里渐渐融化的梨丝,轻声说:“不是我记的,是我爷爷。”
马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多问。
小锅里,梨汁与药材的味道慢慢融合,散发出一种清润中带着微辛的复杂香气,与山楂的甜酸、雪糖的清冽都不同。赵北北小心地看着火,知道这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糖坊里,旧灶的火苗舔着新锅,新的机器发出规律的声响,新的帮手在忙碌。窗外,北风卷着最后的枯叶。赵北北站在灶台前,看着这一切,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她不再是那个仅仅为了活下去而挣扎的赵北北了。
她伸出手,摸了摸真空包装机微凉的金属外壳,又感受了一下灶火传来的暖意。
新火与旧灶,正在这间老糖坊里,找到它们共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