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舅氏携证伸援手,宫宴将至谋先机
第十一章 舅氏携证伸援手,宫宴将至谋先机 (第1/2页)初冬的寒意渐浓,侯府的庭院里落满了枯黄的梧桐叶,青黛正带着几个丫鬟清扫落叶,远远就看到府门口驶来一辆装饰考究的马车,车帘上绣着的“沈”字标识格外醒目。
“是侍郎大人的马车!”青黛眼睛一亮,连忙放下扫帚,快步迎了上去。她知道,沈从安大人此次前来,定是为了柳家余党或是苏夫人嫁妆的事情。
马车刚停稳,沈从安便身着藏青色官袍,步履沉稳地走下来。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眼神却透着几分锐利,刚进府门就问道:“婉儿呢?我有要事找她。”
“舅舅,我在这里!”凌燕的声音从正厅方向传来,她早已听到动静,快步迎了出来。自柳家伏法后,沈从安便一直帮着追查柳氏余党和被转移的嫁妆,此次亲自登门,想必是有了重大进展。
沈从安看到凌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婉儿,几日不见,你又清减了些,执掌中馈定是费心了。”
“劳舅舅挂心,还好有张嬷嬷和青黛帮忙,不算太过吃力。”凌燕笑着侧身引路,“舅舅快进厅里坐,外面风大。”
进入正厅,丫鬟奉上热茶,沈从安接过茶杯,却并未喝,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放在桌上:“婉儿,这是你要的东西。我派人追查了许久,终于找到了柳氏挪用你母亲嫁妆的完整证据,还有部分被她转移到柳家的财物清单。”
凌燕心中一喜,连忙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单据和账本。最上面的是一张苏夫人当年的嫁妆清单,上面详细记录着苏氏嫁入侯府时的金银珠宝、田产商铺,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而清单旁边,是柳氏多年来以各种名义挪用嫁妆的记录:“大靖二十七年,借柳家周转之名,取赤金手镯三对、珍珠项链两串”“大靖二十八年,以修缮侯府为由,变卖苏夫人陪嫁良田百亩”“大靖二十九年,将城南‘锦绣阁’丝绸铺过户至柳成名下”……
每一笔记录都有柳氏的签名和经手人的画押,证据确凿。凌燕看着这些单据,指尖微微颤抖,眼眶泛红——母亲当年的嫁妆何等丰厚,却被柳氏如此肆意挥霍、侵占,若不是舅舅费心追查,恐怕这些真相永远都无法大白。
“舅舅,多谢您!”凌燕对着沈从安深深行了一礼,“若不是您,母亲的嫁妆恐怕就真的要不回来了。”
“傻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沈从安扶起她,叹了口气,“你母亲是我唯一的妹妹,当年她嫁入侯府,我本以为她能幸福安稳,没想到却遭此横祸。如今柳氏伏法,这些嫁妆本该物归原主,只是部分财物被柳家变卖,一时难以追回,我已经让人继续追查,一旦有消息就告诉你。”
“舅舅已经做得很好了。”凌燕擦干眼角的湿润,将单据仔细收好,“有了这些证据,就算追不回全部财物,也能让父亲看清柳氏的贪婪,日后侯府的财物管理也能更加严谨。”
沈从安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话锋一转:“对了,婉儿,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宫中下月十五将举办赏花宴,太后娘娘亲自主持,邀请京城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参加,你作为永宁侯府的嫡女,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赏花宴?”凌燕心中一动——这正是她走出侯府、接触外部势力的绝佳机会。之前虽然在国公府的赏花宴上与几位贵女有过交集,但那终究是私人场合,而宫中的赏花宴,不仅有京城的权贵女眷,更有皇子、后妃到场,是了解朝堂局势、拓展人脉的重要场合。
“没错。”沈从安放下茶杯,语气凝重了些,“此次赏花宴看似是太后为了联络宗室感情而办,实则暗流涌动。如今朝堂上,二皇子萧景渊背靠贵妃党,势力庞大;太子懦弱无能,难以服众;其他几位皇子也各有谋划,此次宫宴,定是各方势力暗中较量的好时机。你此去,务必多加小心,不可轻易卷入派系之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