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政风起,毒粮暗谋
第三十一章 新政风起,毒粮暗谋 (第2/2页)御膳房的人连忙照做,不到一个时辰,就从三袋大米里查出了毒米。凌燕看着堆在角落的毒米,眉头紧锁:“王大户是京城最大的粮商,素来规矩,怎么会突然送来毒米?青黛,去查王大户的粮源,最近一个月,他从哪些人手里进过米?”
青黛刚走,萧景珩就闻讯赶来。看到地上的毒米和变黑的银簪,他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燕儿,这检测法子……又是你家传杂记里写的?”
“嗯。”凌燕点头,从案上取来一张白纸,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圆圈,圈里写着“王大户”,又在周围画了几个小圆圈,分别标注“粮源”“账房”“运输队”,“我怀疑这不是王大户的主意,他一个粮商,没胆子在皇宫的粮食里下毒。我们得查他的粮源,看看这些毒米是从哪里来的。”
萧景珩凑过去,看着纸上的“关系图”,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你这画的是什么?圆圈套圆圈,倒像是兵法里的布阵图。”
“这叫‘关系网图谱’。”凌燕解释,“把王大户的人脉、生意往来都画出来,就能看出谁和他走得近,谁最有可能利用他送毒米。比如他的粮源,若是来自同一个人,那这个人就有重大嫌疑。”
她一边说,一边在“粮源”那个小圆圈旁添了几笔:“之前我听秦风说,江南的刘三最近一直在往京城运粮,还和宸妃的旧部有往来。说不定……”
“刘三?”萧景珩眼中闪过冷光,立刻召来秦风,“你立刻去查王大户的粮源,若是和刘三有关,即刻带人去刘三的粮铺,查封所有粮食,务必把他抓回来!”
秦风领命而去。凌燕看着纸上的图谱,指尖轻轻落在“刘三”的名字上——她总觉得,这毒米背后,藏着比“阻挠新政”更大的阴谋。
入夜后,坤宁宫的烛火亮到很晚。凌燕还在整理王大户的往来账目,萧景珩坐在她身边,帮她把账册按日期分类。烛光下,他看着凌燕专注的侧脸,忍不住问:“燕儿,你家传的杂记里,到底还写了多少我不知道的东西?银簪验毒、关系图谱,这些法子,朕从未在任何典籍里见过。”
凌燕握着炭笔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犹豫。她不能说这是现代的知识,只能继续用“家传杂记”搪塞:“是我外祖父留下的,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记下了不少奇闻异事、实用法子。我也是小时候翻到过,记了些下来。”
萧景珩沉默了片刻,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温度:“不管是杂记里写的,还是你自己想的,朕都信你。只是……以后遇到危险,别总冲在前面,朕是你的夫君,该由朕护着你。”
凌燕心中一暖,靠在他肩上:“我知道。等这件事结束,等新政稳定了,我们一起去江南看看好不好?听说那里的海棠花,比宫里的开得更艳。”
“好。”萧景珩轻轻应着,目光落在案上的图谱上,眼中却多了几分坚定——他一定要查清楚毒米的来历,揪出幕后黑手,不仅是为了新政,更是为了守护眼前这个,带着满身“奇思妙想”却让他无比珍视的女子。
几日后,秦风传来捷报:王大户的粮源确实来自刘三,他们在刘三位于江南的粮仓里,搜出了与御膳房毒米一模一样的大米,还有几包未开封的“牵机引”。刘三被擒时,正准备烧毁一份账册,账册上记录着他与前朝余孽的往来,甚至还有几笔给江湖势力的汇款。
“太好了!”萧景珩拿着捷报,递给凌燕,“多亏了你那‘关系网图谱’,我们才能这么快锁定刘三,没让他跑了!”
凌燕看着捷报,却没多少喜悦。她指着账册上“江湖势力”那处,轻声说:“刘三只是个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些想阻挠新政、复辟前朝的余孽。他们能在粮食里下毒,就还能在别的地方动手。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语气郑重:“我知道。但有你在,有我们一起,不管他们耍什么花招,我们都能应付。”
窗外的海棠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烛火映着两人相握的手,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凌燕看着萧景珩眼中的信任,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遇到他,或许是命运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