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潜神嘿守
第四章 潜神嘿守 (第1/2页)七八年光阴,如同沈府屋檐下连绵不绝的滴水,悄无声息却又持之以恒地凿刻着人与物。
庭院里那几株老树的枝干愈发虬劲,添了密实的年轮;廊下的青石板被无数来来往往的脚步磨去了最初的棱角,显出一种温润的光泽;就连府中仆役的面孔,也依稀有了些变化,有的老了,有的来了又走。
当年的小乞儿阿梨,也在时光的流转中悄然蜕变。
充足的饮食和规律的劳作,让她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幼苗,迅速抽条拔节,出落成了二十岁的大姑娘。
长期的温饱生活让她身形匀称健康,虽因常年劳作谈不上丰腴,却早已褪去了当年的枯瘦嶙峋,肌肤有了血气充盈的光泽,昔日如同乱草般枯黄的头发,变得乌黑浓密,柔顺而有光泽,总是被她利落地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用最普通的木簪固定,一丝不乱。
唯有那双眼睛,依旧如孩童时一般清澈,只是沉淀了岁月的痕迹,愈发显得沉静、温和,偶尔抬起看人时,带着一种经年累月形成的、与年龄不符的稳重温良和洞察世事的通透。她行事越发稳妥细致,府中大小事务交到她手上,总能处理得妥帖周到,但话却依旧不多,若非必要,绝不轻易开口,是府里上下,从张嬷嬷到粗使小厮都暗自认可、交口称赞的好姑娘。
看着阿梨一年年长大,出落得这般品貌端庄、性情温顺,张嬷嬷和府里其他几位热心的老嬷嬷,没少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
她们私下里盘算,这般好的丫头,虽是下人出身,但看在沈府的面上,又兼她自身勤勉本分,配个府里老实本分、有些前程的年轻管事,或是嫁到京城外殷实些的庄户人家做正头娘子,也是使得的,总好过一辈子为奴为婢。
每每寻了机会,旁敲侧击或是直接提起,阿梨总是安静地听着,脸上既无少女的羞涩,也无对未来的憧憬,待嬷嬷们说完,她便轻轻摇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柔韧的坚持低声道:“嬷嬷们的好意,阿梨心领了,感激不尽。只是……府里待我恩重,我还想再多伺候几年,眼下……实在没有旁的心思。”
她语气温顺,理由也挑不出错处,可那眼神里的淡然,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旁人,此事无需再议。
次数多了,嬷嬷们虽惋惜,也只好暂且歇了心思,私下里不免嘀咕:“这丫头,模样性情都是顶好的,怎地就对终身大事这般不上心?莫非心里……藏着什么事,或是……有了什么念想?”
至于那念想是什么,她们不敢深猜,只在心里暗暗叹息。
这些年,边关战事依旧如草原上的野火,时有起伏,沈玠将军依旧时常奉旨出征,浴血沙场。
但不知是边关局势使然,还是圣意体恤,比起早年动辄一年半载不见人影的情形,他回府驻留的时间,似乎确实多了一些。
或许是真的打了几场足以震慑敌胆的硬仗,让北方的狄戎暂时伤了元气,边境得以获得短暂的安宁;也或许是皇帝体恤他年少从军、戍边多年、劳苦功高,特意召他回京述职、休整的间隔缩短了些。
他回府时,周身那股属于战场和权力的冷硬气息并未因回到温柔富贵乡而消减分毫。
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将军,正是锐气最盛的年纪,加之经年烽火与权谋的淬炼,眉宇间的锋锐更深,不怒自威的气势更重,令人不敢直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