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投资疑云的初步显现
第13章 投资疑云的初步显现 (第1/2页)亚瑟把邮件发送出去后,手指在回车键上停了几秒,才缓缓松开。那一下轻触像是按在了某种边界线上——越过它,便再无法回头。屏幕暗了下来,映出他略显疲惫的脸,眼角微垂,眉心却紧锁着未解的结。窗外夜色已深,楼下的路灯晕出一圈昏黄的光,像旧胶片电影里的滤镜。
他没有起身,也没有去开灯,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怕惊扰了刚刚被自己释放出去的信息。片刻后,他拉开书桌最上方的抽屉,取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封面是哑光黑,没有任何标识,干净得近乎肃穆。翻开第一页,纸页还带着轻微的折痕和新纸特有的气味。他拧开一支黑色签字笔,笔尖悬停半秒,终于落下:“《逆流》项目背景调研”。
字迹工整而有力,像是在为一场漫长的跋涉立下第一块界碑。
他知道,苏婉的批注不是批评,而是提醒。她说:“故事动人,但投资人买的是信心。”光有情感与创意远远不够,必须让人相信这个项目值得押注。而要打动星澜文化这样一家以精准眼光著称的投资方,就必须读懂它的逻辑——它过去投过什么?哪些成功了?为什么成功?又有哪些失败了?失败的背后,是否藏着规律?
第二天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城市还在沉睡,亚瑟已经站在市图书馆门口等开门。秋风卷着落叶擦过台阶,他裹紧外套,走进文化产业资料区。管理员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太太,见他连续三天都来查影视备案信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他在档案系统中调出了星澜近三年所有公开登记的项目。数据庞杂,但他一条条筛下去。两部都市情感剧口碑尚可,豆瓣评分七分以上,可播放量始终卡在腰部平台;一部关于非遗手艺的纪录片拿了国际奖项,评审团赞不绝口,可平台数据显示其总播放不足百万,连成本回收的一半都没达到。
真正引起他注意的,是一部名为《浮光》的网剧。资料显示,该剧总投资一千两百万,制作周期四个月,题材为现代悬疑爱情,导演曾拍过一部小众文艺片,在业内有些许名气。然而,宣发预算仅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九点八,不到行业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更诡异的是,上线三周后,平台突然发布公告称“因内容调整需要”,将该剧下架,此后再未重新上线。
亚瑟盯着这条记录看了许久。比例不对劲。太低了。通常这类中等体量的网剧,光前期预热、社交媒体投放、KOL合作就得烧掉三成以上的资金。若非刻意压缩,便是另有隐情。
他记下联合出品方的名字:海川文化。
回到出租屋已是傍晚。夕阳透过玻璃斜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泡了杯红茶放在桌角,水汽袅袅升起,茶香弥漫了一瞬,又被冷空气吞没。他没喝,直接打开企业信用平台,输入“海川文化”。
页面加载出来,信息简洁到近乎可疑。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城东一栋老旧写字楼,法人代表姓陈,名叫陈志远,身份证前六位显示来自偏远县城,无任何影视行业从业经历或相关资质认证。成立时间仅一年零两个月,但在半年内竟连续变更了三次经营范围——最初是广告设计,第二次变更为文化活动策划,最后一次赫然加上了“新能源技术开发”和“智能设备研发”。
亚瑟皱起眉头。这不像是一家准备认真做内容的公司,倒更像是个壳。
他继续往下查,发现星澜向《浮光》项目拨付的首期款八百万中,有五百二十万在七个工作日内被转入另一家公司账户:新域传媒。这家公司不在原始合**议中出现,也未出现在任何公开融资文件里。进一步检索发现,“新域传媒”成立于九个月前,注册地在同一栋写字楼的不同楼层,法人代表换了个名字,但联系电话的归属地一致,且号码排列存在某种递进规律。
他抽出笔记本,开始整理线索。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他在纸上写下三个名字:星澜文化→海川文化→新域传媒。然后画出箭头,标注金额与时间节点。最后,资金流向终止于一笔名为“跨项结算”的财务条目,备注栏写着“内部资源调配”,无明细支撑。
整个路径干净利落,几乎没有破绽,就像有人提前演练过无数次。
他盯着那张草图看了很久,心里慢慢浮起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这不是偶然,也不是管理疏漏。这是一种模式——一种反复出现、高度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接下来两天,他几乎足不出户,翻遍了星澜参与过的二十多个项目的公开资料。大多数项目结构清晰,合作方背景扎实,资金使用合理,甚至有些项目还能看到详细的季度审计报告。但唯独几个短命项目——那些上线不久就被雪藏、口碑尚可却迅速销声匿迹的作品——全都呈现出相似特征:
低宣发投入、虚高制作报价、第三方空壳公司持股比例异常(往往控制在30%-40%之间,刚好避开重大事项表决门槛),且这些公司在项目结束后便停止年报更新,办公电话失联,官网关闭。
这些项目就像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样:投入不小,热度不高,结局仓促。而每一次,都有大量资金通过复杂的股权嵌套和合同转移,流入一批彼此关联却又毫无实际业务运作痕迹的公司。
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不是投资失误,这是系统性地利用影视项目的不确定性作为掩护,进行资金腾挪。
他忽然想起《晚风如诉》。这部即将开拍的新剧,由艾迪主演并担任监制,宣传阵势不小,微博热搜挂了好几天,短视频平台预告片点击量破千万。他调出前期公布的融资信息,发现其总投资额为四千五百万元,其中三千万来自星澜主投,其余由两家联合出品方分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