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资金流向的真相大白
第20章 资金流向的真相大白 (第2/2页)时间点太过精准。
亚瑟立即申请调阅“星澜文化”银行U盾申领记录。首次办理人为李哲,预留手机号现已停机,身份证登记地址与其在恒远时期填写的住址一致,且房产仍在其名下未售出。
线索闭合了。
一切脉络清晰起来:恒远通过叶世安操控“云桥投资”,设立“海维基金”作为最终资金池;借“星澜文化”名义参与艾迪项目融资,制造真实合同与税务备案,规避监管审查;再通过多家皮包公司中转资金,完成洗钱闭环。每一步都在法律框架内行走,却将公共信任与制度漏洞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Y.S.,既是链条的设计者,也是唯一能打通资本与娱乐圈资源的关键枢纽。他不仅能调动恒远的财务体系,还能影响影视项目的决策流程,甚至能在剧本批注上直接批示预算变更——说明他对艾迪的控制,早已深入创作核心。
亚瑟重新整理所有资料,导入“镜渊·线索归档”系统,新建子目录“Y.S.资金网”。他将工商记录、银行流水截图、剧本批注照片、社保信息逐一归类,并标注时间节点与逻辑关联。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每一笔转账都能溯源。他还加入时间线动画演示模块,便于后续可视化呈现。
做完这些,他又导出一份完整PDF,采用AES-256加密算法,设置双重密码验证,存入随身固态硬盘。随后将文件同步上传至三个不同服务商的云端账户,分别设为三十天后自动开启权限,以防自己遭遇意外失联或设备损毁。
办公室安静得只剩下主机运转的低频嗡鸣。窗外天色微亮,楼下的街道开始有清洁工扫地,竹帚划过水泥地的声音清脆而规律。远处传来第一班公交车进站的刹车声,城市正在苏醒。
他关掉显示器,却没有起身。手里的硬盘贴着掌心,温度一点点升上来,像是握住了某种活着的东西。
抽屉缝里还夹着那张写满“Y.S.”的便签纸,边角已经磨损,墨迹因反复摩挲而微微晕染。他拿出来看了一眼,轻轻放在桌面上,用黄铜镇纸压住。那是三个月前,他在女儿工作室偶然看到的草稿纸,上面全是这个缩写,像是某种密码,又像是一种执念。
现在他知道,这不是偶然的财务挪移。
从女儿的新剧到自己的公司危机,从娱乐圈项目到科技行业竞争,所有看似无关的事件,都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了起来。
有人在用合法手段做非法的事,用艺术外壳包装资本游戏,用舆论战清除对手,用亲情线索牵动全局。
而他现在握着的,是一张早就织好的网的一角。
他打开手机备忘录,输入一行字:“如果你们想打垮我,那就光明正大地来。”
然后删掉,重写:“你们忘了,我也懂怎么查账。”
话没发出去。他锁了屏,把手机反扣在桌上。
空调风轻轻吹过,带动桌角一张打印纸微微颤动。那是昨晚声明的存档件,边缘有些卷曲。他伸手按了一下,纸面平整下来。
下一秒,他忽然想起什么,又翻开“华影财税”的官网简介。在“核心团队”栏目里,李哲的照片依旧挂着,职位写着“影视金融合规总监”。简介中提到,他曾主导多个跨境合拍项目的资金架构设计,擅长“在政策边界内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亚瑟盯着那句话看了两秒。
“在政策边界内……”
他嘴角动了动,没笑出来。这句话本该是专业自信的宣言,此刻听来却像一句嘲讽——他们不是在边界内运作,而是在边界上跳舞,踩着红线却不越线,让所有监管只能望而兴叹。
突然,他打开邮箱草稿箱,找到一封未发送的邮件。收件人仍是空白,主题未填。他在正文写下:
“你当年离开财务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当成工具?”
写完,点了保存。
然后退出邮箱,拔下U盘,塞进西装内袋。
他站起身,把椅子推回原位,顺手关掉了桌灯。最后一缕光线消失时,电脑屏幕彻底黑了下来,映不出任何影像。
只有那张被镇纸压住的便签纸,在晨光初透的房间里,静静躺着。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Y.S.”的最后一个字母上,像一道无声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