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竞争对手的最后的挣扎
第44章 竞争对手的最后的挣扎 (第2/2页)新闻发布时间定在上午十点。
与此同时,艾迪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画面很简单:她和小亚明坐在阳台地毯上,共读一本儿童诗集。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翻开的纸页上,映出淡淡的纤维纹理。孩子指着一页说:“这句写的是风,但它其实是想念。”艾迪笑着回应:“那你爸爸写的诗,是不是也在想你?”
视频配文只有短短一句:“有些爸爸很忙,但他一直在写真正的诗。”
评论区迅速涌进来一大片留言。
“看哭了,这才是我想追的明星家庭。”
“原来诗人爸爸是这样的。”
“比起那些天天炒作私生活的,这种安静的力量才动人。”
舆论风向悄然转移。原本酝酿中的“精神异常”话题还没成型,就被真实的情感画面冲淡了热度。热搜榜上的关键词开始变化,从“亚瑟情绪失控录音曝光”变成“那个写诗的父亲回来了”。
中午,亚瑟接到记者的消息:“他们急了。有人试图联系我撤稿,开价翻倍。”
“别接。”他说,声音平静无波,“让他们继续加钱。”
下午两点,系统警报突然响起。
刺耳的蜂鸣划破寂静。亚瑟设置的定时发布程序遭到远程访问尝试,来源地址伪装成内部测试接口,企图触发未审核资料外泄。一旦成功,不仅会导致敏感信息提前曝光,还可能让他陷入侵犯商业机密的法律纠纷。
他立即启用双因子物理密钥——一枚嵌入式智能卡,插入专用读卡器,同时按下生物识别按钮。屏幕上弹出确认窗口,倒计时十秒。他冷静输入指令,切断所有云端推送进程。
屏幕左侧显示攻击频率正在上升,每分钟超过三百次请求;右侧则是防护系统的响应日志,每一行绿色字符都在宣告防线未破。
小亚明又来了。
这次他手里拿着纸笔,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一个箱子,上面贴着“重要文件”,连接三条锁链,分别标着“指纹”“声音”“密码”。旁边还画了个笑脸太阳。
“爸爸,你说过坏人总喜欢偷偷改规则。”他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如果我们加一道‘守护密码’呢?比如必须你按指纹,妈妈再说一句话,才能打开箱子。”
亚瑟怔住。
这不是孩子气的幻想,而是最基础的多重验证逻辑——甚至比许多企业的安全协议更直观、更人性化。
他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拂过柔软的发丝,心中某处柔软得几乎要塌陷。他打开安全协议编辑界面,在原有生物识别基础上,新增语音确认环节——只有录入过的特定声纹说出预设短语,才能激活发布流程。
“你想让妈妈说什么?”他问。
小亚明歪头想了想:“就说‘风来了’吧。”
亚瑟输入指令,保存,关闭。
系统提示:应急发布机制已锁定,下次激活需双重授权。
攻击请求在五分钟后停止。那个隐藏在影视公司背后的IP地址,最后一次出现在日志中,随即消失,如同退潮时沉入海底的暗礁。
亚瑟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肌肉松弛下来,掌心却仍残留着密钥的冰凉触感。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三年前的那个雨夜——他在匿名聊天室里第一次收到那位记者的消息,对方只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帮我?”
他当时回:“因为我记得,真相也曾救过我。”
他打开手机相册,翻到前几天拍的一张照片:小亚明蹲在院子里,用粉笔在地上写一行歪歪扭扭的字——“爸爸,我们一起写首诗吧”。
那时他还觉得这只是童言稚语。
现在他知道,有些陪伴不是从某一天开始的,而是从你不逃避那一刻算起。
傍晚,艾迪端菜上桌。清蒸鱼,炒青菜,一碗小米粥。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温暖而踏实。小亚明主动去拿碗筷,摆好三副,还不忘给每个人倒上温水。
“今天学校老师让我们写愿望。”他一边放勺子一边说,“我写了两个。一个是希望爸爸能来参加家长会,另一个是……”他顿了顿,抬头看向亚瑟,“我想学会怎么保护重要的东西。”
亚瑟停下筷子,看着他。
灯光落在孩子脸上,映出一双清澈的眼睛,没有恐惧,没有焦虑,只有信任与期待。
“你已经做到了。”他说,声音很轻,却像落在湖心的一颗石子,漾开一圈圈涟漪。
艾迪低头吃饭,嘴角微微扬起。她没说话,但手指轻轻碰了碰亚瑟的手背,那一瞬的温度,胜过千言万语。
饭吃到一半,门铃响了。
小亚明跑去开门,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快递盒,包装朴素,没有任何标识,收件人栏手写着“亚瑟先生”。
亚瑟拆开,里面是一本新出版的诗集,封面素净,米白色布面烫银,作者署名空白。翻开扉页,一行手写字迹:
“当语言不再掩饰,沉默就成了最响的声音。”
没有落款。
他合上书,放在餐桌一角。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利益与权力。他们在争夺的,是一个人能否坦然行走于阳光下的权利。
屋外夜色渐深,街道安静下来。远处有小孩骑滑板车经过,笑声短暂划过空气。楼上邻居家传来钢琴练习曲的片段,断断续续,却认真执着。
亚瑟起身收拾碗筷,小亚明抢着要洗锅。艾迪站在水槽边,挽起袖子接过盘子。
热水流进瓷碗,泡沫慢慢升起,映着灯影,像无数细小的星辰浮在水面。
这一刻,家是真实的,爱是坚固的,而正义,正以一种无声却不可阻挡的方式,悄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