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旧友相助的意外线索
第54章 旧友相助的意外线索 (第2/2页)亚瑟眉头一紧。“华侨?”
“五年前有个国企并购案,也是这样。”陈维远说,“境外资金借三个菲律宾华侨的身份进来,注册空壳公司,和项目方签技术服务协议。钱一到账,当天就转走,留下一堆假发票。最后查出来,收款账户的真正控制人,是内地一个退休高官的儿子。案子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证据链被人为切断。”
亚瑟盯着他。“你觉得这次也可能是这样?”
“不好说。”陈维远摇头,“但现在影视行业融资松动,很多人盯上了这块。特别是那些需要快速回款的项目,最容易被人钻空子。你这个‘技术预付款’,时间卡得太准了,像早就安排好的切口。而且,恒远资本最近半年频繁变更股东结构,三次股权转让都没公告,明显在规避审查。”
亚瑟低头想了想。“有没有办法查这些华侨的身份背景?”
“正规渠道不行。”陈维远说,“这类信息受保护,而且涉及跨境,程序复杂。但我认识一个以前在反洗钱部门工作的人,去年退休了,现在在马尼拉一家合规机构当顾问。我可以让他帮忙看看近五年有没有类似案例匹配。”
“你能联系他?”
“可以。”陈维远点头,“但你要想清楚。一旦追下去,可能会碰到底层关系网。有些人不想让人查,就会反过来查你。”
“我已经被人查了。”亚瑟说,声音低了几分,“前两天收到一封加密邮件,说我这笔钱有缺口。然后我发现财务系统被人远程清过记录。书房窗外也有车停着,连续两天没动。车牌套用了外地号段,但车型和颜色,和上周出现在公司地库监控里的那辆一模一样。”
陈维远看着他,眼神变了。“你是真遇到事了。”
“所以我来找你。”亚瑟说,“我不需要你出面,只需要方向。如果真是华侨托投,那就说明这不是简单的贪利,而是有组织的资金引流。我要知道他们从哪来,怎么进来的,下一步准备往哪走。”
陈维远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阳光照进来,落在他的肩上。他背着手站了一会儿,转身说:“我帮你问。但有个条件——所有信息只限你知道,不能传给第三方,包括你的团队。”
“我保证。”
“好。”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便签纸,写了三个词:华侨信托、离岸代持、马尼拉中转。撕下来递给亚瑟。
“这是关键词。如果你要继续查,就从这三个点切入。我会让那边的人留意最近有没有同模式的资金流动。三到五天会有消息。”
亚瑟接过纸条,折好放进西装内袋,贴着胸口的位置。那里靠近心脏,像是要把线索捂热了才敢行动。
“还有件事。”陈维远说,“别用公司设备传敏感资料。上次你说系统被清过记录,说明对方有权限。最好用独立设备,物理隔离。”
“我已经在用了。”亚瑟说,“一台从不上网的老笔记本,硬盘拆过,BIOS刷过,连无线模块都焊死了。”
陈维远点点头。“还算清醒。”
两人没再多说。亚瑟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陈维远叫住他。
“你当年写诗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说,“‘真相不是找出来的,是逼出来的’。现在你还信吗?”
亚瑟回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却无笑意。“更信了。”
走出大楼,阳光刺眼。他站在路边,把手伸进口袋,摸了摸那张纸条。纸角已经被体温烘得微暖。他深吸一口气,走向停车处。
车子驶出两条街后,他拐进一条僻静的小路,在郊区找了家不起眼的咖啡馆。招牌是手写的,挂在锈迹斑斑的铁架上,名叫“渡口”。靠窗的位置没人,他选了角落,坐下,打开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
输入密码,新建文件夹。
他敲下四个字:华侨线。
屏幕亮着,光标闪烁。他把纸条平铺在桌面上,对着三个词看了一会儿,开始整理思路。笔尖在纸上滑动,勾勒出资金流向图的雏形:恒远资本→光影纪元→三家注册于塞舌尔的空壳公司→菲律宾某科技服务公司→华侨个人账户→不明去向。
刚打了几行字,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没有署名,只有一串数字和字母组合,像是某种编码:7M3X-K9P2-R1N8
他盯着那串字符,手指慢慢收紧。这不是随机生成的乱码。格式规整,分段明确,像是某种密钥,或是坐标指令。
他迅速打开另一台平板,连接离线***。输入规则模板,尝试解析。进度条走到80%时,突然中断——提示“协议不匹配”。
他皱眉。这不是普通加密,而是专用通信协议。只有特定终端才能读取。
他将号码记下,关闭所有联网设备,拔掉SIM卡,放进屏蔽袋。
窗外,一辆银灰色轿车缓缓驶过,速度极慢。他没抬头,但余光已锁住那辆车的轮廓。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既然开始了,就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