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媒体风波的再次升级
第70章 媒体风波的再次升级 (第2/2页)“不是蒙在鼓里。”他回答,“是你根本不需要参与这些事。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拍戏,别看手机,也别回应任何问题。”
她深吸一口气:“那你呢?你能撑住吗?”
“昨晚我发了一条指令。”他说,“那就是答案。”
电话挂断后,他靠在椅背上,闭眼片刻。他知道她压力很大,也知道那些报道对她形象的伤害不可逆。但她还在坚持,没有对外发声,也没有质问他细节,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他睁开眼,重新看向屏幕。左侧是不断刷新的热搜榜单,右侧是刚刚标记出的资金流向图。两条线原本独立,现在却被一根细小的节点连接起来——那个影视基金,既是资金中转站,也是舆论爆点的源头之一。
他打开记事本,写下几个关键词:媒体联动机制、基金股权结构、匿名信源追踪。每一项后面都简单列出下一步动作方向。比如“媒体联动”,他写:查这几家同时发布报道的平台是否有共同投资人或内容供应方;比如“匿名信源”,写:让技术组反向追踪爆料帖最早发布时间与IP归属地。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天色由暗转亮。楼下的车流声渐渐密集,偶尔传来外卖电动车的提示音。他喝了口凉水,继续盯着屏幕。
突然,邮箱弹出新消息提醒。是陈志远的回复:“人选已筛出三人,背景干净,无不良记录,最快下周可入职。合同模板已按要求准备,保密协议也签好了。”
陈志远是他多年信任的情报顾问,擅长在复杂环境中构建隐秘联络网。这次行动需要绝对保密,不能留下任何可追溯痕迹。
他点开附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资料。三个年轻人,两个应届毕业,一个在职跳槽,学历经历符合预期。最重要的是,都没有本地社会关系网,便于安排隐蔽身份。
他回复:“把资料存入加密盘,见面交接。”
又补充一句:“行动代号‘影流’,后续沟通用新账号。”
刚发完,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律师回电。
“‘星海二期’的备案状态正常,但实际控制人上个月发生变更。”对方说,“原法人退出,新接手的是一个空壳管理公司,注册地在塞班岛,无实际办公地址。”
亚瑟眉头一皱。离岸公司,典型的资金屏障工具。
“有没有关联到其他项目?”
“目前没查到公开关联。但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曾向三家媒体支付过内容制作费,金额不大,名目是‘行业观察纪录片赞助’。”
亚瑟眼神一凝。
“哪三家媒体?”
他听完名字,全部对上了今早发布负面报道的机构。
这一刻,拼图终于凑齐一角。
对方不仅操控了舆论出口,还提前埋下了资金回报链。那些所谓的“独立爆料”,不过是披着新闻外衣的利益交易。他们用离岸公司支付小额赞助费,换取深度报道权,再借机植入虚假指控。整个链条环环相扣,隐蔽至极。
他挂掉电话,坐了几秒,然后打开通讯软件,将这条信息转发给公关组长,并附言:“整理这三家媒体近三年接受外部资助的情况,特别是来自离岸公司的款项。”
做完这些,他终于起身走到窗边。玻璃映出他的脸,眼下有些发青,但目光依旧锐利。他知道,这一轮攻击比预想来得更快更狠,但也暴露了更多破绽。
对方急于扩大舆论战果,反而留下了资金痕迹。只要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总有一天能撕开他们的面具。
他转身回到桌前,重新打开监控页面。热搜榜上的词条仍在攀升,评论区依旧混乱不堪。但他已经不再焦虑。这场仗才刚开始,谁能撑到最后,还得看谁手里握着真东西。
书房灯一直亮着,电脑屏幕左右分立,一边是汹涌的舆情数据流,一边是刚刚勾勒出轮廓的资金链图谱。他坐在中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像是在计算下一击的时机。
楼下传来电梯到达的声音,接着是走廊脚步渐近。他抬头看了眼门,没有动。
门把手转动,艾迪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保温饭盒。她没说话,只是把饭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热粥和小菜。
“吃点东西。”她说。
他点点头,拿起勺子。
她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轻声问:“还能收住局面吗?”
“能。”他抬头看她一眼,“只要你不乱。”
她嘴角动了动,没笑,也没反驳,只是伸手帮他把散落的文件理整齐。然后转身离开,关门时动作很轻。
他低头喝了一口粥,温度正好。
吃完最后一口,他擦了擦嘴,重新坐回电脑前。
屏幕上的数据仍在跳动,新的舆情峰值刚刚形成。
他点开其中一个热点链接,复制了发布账号的ID,拖进分析窗口。
输入指令:追溯该账号近三个月活跃轨迹,关联所有互动用户,生成传播模型。
程序开始运行,进度条缓慢推进。
他盯着那条横线,一点一点往前走。
屋外阳光照进一半,落在键盘边缘。
房间里只剩下机器运转的轻微嗡鸣,和他均匀的呼吸声。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此刻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