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决别武松
武大郎决别武松 (第2/2页)“武松,你休要胡言乱语,当着你大哥的面跟我说这些话。告诉你,我潘金莲不吃你这套。”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嫂嫂,你若是真对俺大哥好,我劝你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只要是信口相依,这个家肯定是家和万事兴。”
潘金莲听到这儿,拿起了酒杯,一杯酒直接灌下了肚,她随即说道:“哼,我说不要以为你自己聪明伶俐,你没听说过这句话吗?长嫂为母,我当初嫁给武大的时候,我也不曾听说他有个什么小叔。今日你武松无大无小,当着你大哥的面在这教育我。真是老娘晦气,我怎么遇到你们这家的人?我真是后悔嫁给你。哼,我到现在受你们兄弟俩的气。”
潘金莲说到这儿,面露哭涩,一边哭一边下楼去。
“金莲,你莫生气呀。”武大郎劝道。
“哎呀,二弟呀,你这是何必呢?”武大郎无奈地说道。
“二弟......你莫再言语。”
武松一边叹道:“苦口良言谏劝多,金莲怀恨起风波。自家惶愧难存坐,气杀英雄小二哥。”
武松在临去东京之前,与大哥大嫂临别时,酒桌上发生了诸多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暴露了武松的一个问题——他做事过于鲁莽。
潘金莲的脾气性格,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改变。而且当着她丈夫武大郎的面,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以后还怎么与潘金莲见面?这注定武松此举已决定了这个家庭未来的破裂。
再说武大郎难道不清楚潘金莲的为人吗?从张大户将金莲许配给武大那天起,武大便知道这顶绿帽子是戴定了。武大郎就是觉得潘金莲好,觉得她漂亮,才忍气吞声。否则怎会让这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武大郎最后对武松说的“莫言语”三字,一语道破天机。武大郎心里明白,但无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就是喜欢潘金莲,愿意与她在一起,这没办法。
尤其到后来,我们更发现武大郎对潘金莲百般容忍,只要她在身边就好。这正是潘金莲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兰陵笑笑生的高明之处,处处显现出潘金莲的美丽与心计,为她做了极好的铺垫。
潘金莲负气从楼上跑下,哥俩弄得极不愉快。武大郎和武松在桌上例行公事般又喝了几杯酒,武大郎坐立不安。两人下楼后,武大郎与武松挥泪告别,说道:“兄弟,你去了东京,早日回来,大家都盼着你。”
武松临走时又对哥哥说:“大哥,你在家别做买卖也罢,只管坐着,这银两我再给你添十两子,够你这段开销。”两人推辞一番,武大郎执意不要,生怕弟弟路上受苦,尽显其宅心仁厚。
武松又吩咐哥哥:“别的话你不必听,但这句话一定要记住——管好家门。”没想到,这竟是兄弟俩的最后一面,从此阴阳两隔。
武松辞别后,前往县衙收拾行装,带上防身刀剑。次日,领了知县的通关文牒,携带金银财宝,踏上前往东京的路途。
再说武大郎,自武松走后,他谨遵兄弟之言,每天晚出早归。接连几天被潘金莲骂得狗血淋头,武大郎忍气吞声,只记住回家锁门,在家守着。炊饼能卖多少是多少,不卖也罢。
某日,潘金莲火气更甚,骂道:“你个不识时务的东西,我嫁给你真是倒了大霉!天天关门闭户,不怕邻居笑话?让人怎么想?你在家守着,我还得关紧门窗,邻居还以为咱家***那事儿!你就听你兄弟的,等着邻居笑话吧!一个男人不干事业,天天守着老婆,不嫌丢人?真是没出息!”
武大郎无奈回应:“娘子,兄弟确实说了很多,让我天天在家,关好门,能省去许多是非。”
潘金莲怒道:“你是个男人吗?有点主心骨吗?天天听你兄弟的,真没出息!我有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你天天在家看着我,今天我火了!”
说完对着武大动起手来,武大郎本就身形矮小,又素来惧内,见潘金莲动了真怒,只得连连后退,嘴里不住念叨:“娘子莫气,娘子莫气,”
潘金莲哪里肯依,顺手抓起桌上的针线笸箩就朝他砸去,针线散落一地,几根绣花针险些扎到武大郎脚上。武大郎慌不择路,一头撞在门框上,疼得“哎哟”一声,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潘金莲见状,更是得寸进尺,上前揪住他的衣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骂声引来了隔壁王婆在门外假意咳嗽,她却浑不在意,只管撒泼打滚,非要武大郎应下不再整日锁门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