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心的一天
最开心的一天 (第1/2页)西门庆眼见潘金莲如此娇羞,坐在他对面。他隐约感觉到,这女人对自己有情,早已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西门庆恨不得立刻奔向潘金莲,抚慰她的泪水。
此时,王婆端上两盏茶果,分别递给西门庆和潘金莲。一同品茶,王婆显得兴致勃勃,斜眼瞥了一下西门庆,脸上抹了一把。
西门庆心知这老婆子已心中有数,此事八九不离十。王婆子心中明了,这西门大官人对潘金莲的心思早已昭然若揭,自己只需在一旁添柴加火,不愁这桩美事不成。
她清了清嗓子,笑着对潘金莲说道:“金莲啊,你看大官人多体恤你,特意过来探望,你可得好好谢过人家才是。”
潘金莲闻言,脸颊更红,低头抿了一口茶,小声道了句“多谢大官人”,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地传入了西门庆耳中。
西门庆听了,心中更是欢喜,目光盯着潘金莲,仿佛要将她吸进自己的眼中。王婆见状,心中暗喜,又开始东拉西扯地说起了街坊邻里的趣事,实则是想给两人创造更多独处的机会。
她故意放大声音道:“哎,大官人啊,您给我提供布匹,这小娘子金莲又为我做衣裳,你们二人可是我的大恩人。不如今日凑巧,你们都在,咱们一块儿吃顿饭如何?”
王干娘话音刚落,西门庆便从口袋中掏出几两银子放在桌上,“王干娘,您去准备酒席吧。”
王干娘故作客气,“这多不好意思呀。”
西门庆接口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
“有劳娘子陪大官人坐坐,我这就去。”王婆子说着,匆匆出门,将西门庆和潘金莲留在了屋内。西门庆双眼紧盯着潘金莲,动也不动,只低头看着她那娇羞的笑脸。不到十分钟,王婆子其实早已准备妥当,不过是又从西门庆手里多捞了几两银子。
她将买来的肥鹅、烧鸭、把子肉、熟肉和鲜果摆满一桌。潘金莲轻声说:“我就吃一点。”
王干娘道:“金莲,难得今日相聚,怎能错过,来来,喝点酒。”
潘金莲推辞道:“奴家酒量不行。”
王婆子劝道:“没事,稍微喝点。”在王婆的主持下,二人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
西门庆趁机问道:“娘子,您今年芳龄几何?”
潘金莲答道:“奴家25岁。”
西门庆道:“正好与我家中大娘子同岁,但您姿色更胜一筹。”
王婆子附和道:“是啊,西门大官人家的老婆,谁能比得上咱们金莲妹子。”
西门庆叹道:“小人命薄,未曾娶得像金莲这样的女子为妻。”
潘金莲闻言,脸色更红,内心的躁动已溢于言表。王婆子见状,心知该退场,便道:“这酒喝完了,我去买些好酒好菜。”说着,带着散银子匆匆出门。
西门庆和潘金莲独处一室,西门庆感慨道:“金莲,你如此貌美,怎会爱上武大郎那等人物?”
潘金莲低头不语。西门庆趁机靠近,故意将筷子弄落。此处正是九八年央视版《水浒传》中的经典画面,可自行回顾,此处省略两千字......
正当此时,王婆推门而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西门庆与潘金莲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家需要明白,在古代,纳妾是常态,女性并不以成为男性的妾为耻。古代没有现代人的这种意识,因此请不要将现代观念强加于这部作品,这是第一个问题。
其次,王婆子在西门庆和潘金莲面前,三人的对话已让西门庆心知肚明,潘金莲也完全明白,两人之间仅剩一层未捅破的窗户纸。彼此有情有意,事情就这么简单。王婆子在潘金莲面前详细介绍了西门庆的家世背景,如何富有,家中无负担,孩子情况等,实际上是为潘金莲介绍了西门庆的家庭情况。
王婆还提到,古代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一直夸赞潘金莲的缝纫手艺。经过一番介绍,王婆找个借口离开,给了两人独处的机会,进而有了肢体接触的时机。这样一来二去,窗户纸一捅破,两人你情我愿,事情就这么简单。
实际上,作者兰陵笑笑生在描写西门庆、武大郎和潘金莲三者的关系时,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只要细心,就能发现:武大郎和西门庆都是父母双亡,妻子已故,各有一个女儿。
但在潘金莲对待两人的态度上,反差明显。武大郎对潘金莲极好,甚至不顾弟弟武二郎的感受,家中事务也都照顾得周全。而西门庆虽见过无数青楼女子,却对潘金莲一见倾心。频频回顾。两人情况相似,但潘金莲的态度截然不同,这说明了什么?男人要有事业心。
许多人抱怨猪肉价格昂贵,但更应反思为何口袋空空。男人应思考如何奋斗,从古至今,男人要有事业,能养家糊口,给女人安全和依靠。
潘金莲貌美,家里的武大,却无钱无房;西门庆高大富有,社会现实如此。金瓶梅中的这一对比,许多人未曾细究。若仔细对比人物情境,便能领悟许多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