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 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

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

第19章 你敲的不是鼓 (第1/2页)

元宵刚过的京城,还残留着几分节日的余韵。
  
  可连日暴雨如注,将满城彩灯浇得黯淡无光,青石板上积水成河,浮着腐叶与碎纸,倒像是冥河泛滥,亡魂渡街。
  
  沈观撑伞行于南市断桥旁,衣角微湿,眉心紧锁。
  
  他本是奉命巡查灾后民情,安抚流离百姓,却未曾想到,一脚踏入了死神布下的祭坛。
  
  断桥西侧,那根废弃多年的灯架下,三具尸体悬于风雨之中,脖颈套着猩红绸带,头颅低垂,面色青紫。
  
  每具尸首前都挂着一盏灯笼,烛火竟在雨中不灭,灯纸上以朱砂写着八个字——
  
  贪者燃灯,债必还阳。
  
  围观百姓跪了一地,有人颤声念出这八字,立刻引来一片惊呼:“天罚!这是天降惩贪啊!”孩童哭喊,老妪焚香叩首,街头巷尾瞬时流言四起,说这是冤魂索命、阴司开榜。
  
  沈观立在雨中,目光冷峻扫过现场。
  
  他挥手厉喝:“封锁四周,闲人退避!差役上梯,取尸入殓,不得触碰红绸与灯笼。”声音不高,却如刀劈乱麻,瞬间稳住局面。
  
  验尸就地进行。
  
  三具尸体皆为中年男子,面相依稀可辨曾有些体面。
  
  喉骨均有轻微错位,但并非勒毙所致,而是某种手法精准制晕后令其窒息而亡——死前意识尽失,毫无挣扎痕迹。
  
  更诡异的是,三人手腕内侧均有一道旧疤,形似官府烙刑印记。
  
  “查身份。”沈观低声下令。
  
  半个时辰后,卷宗送至。沈观翻开一页,瞳孔微缩。
  
  三人均曾任三年前江淮赈灾银案的账房佐吏,属从犯,按律当斩。
  
  然最终仅判流放三千里,旋即又因权贵运作,“病故”于途中,实则悄然返京隐姓埋名。
  
  如今,却被人一一寻出,吊于众目睽睽之下,如献祭之牲。
  
  这不是寻常杀人,是审判。
  
  沈观指尖轻抚灯笼边缘,忽觉异样——灯纸质地粗糙,却透出一丝极淡的油腥味。
  
  他凑近鼻尖一嗅,心中微动:这不是普通灯油,更像是掺了秘料的燃芯,燃烧速度极匀。
  
  就在此时,一名差役低声禀报:“大人,周边摊贩均已问话,唯西首糖画摊的老周伯,昨夜收摊最迟,许有见闻。”
  
  沈观抬眸望去。
  
  那是个佝偻老人,白发苍苍,耳垂厚大,手中竹签还在慢条斯理地画着一只歪头小鹿。
  
  他是聋哑人,街坊唤他“周伯”,靠卖糖画维生,眼神却清明得不像凡俗之人。
  
  沈观蹲下身,取来一块干净石板,以竹签蘸蜜,一笔一划写下三字:灯—人—倒。
  
  然后指了指灯架,做了个悬挂动作,再摊手示意询问。
  
  周伯停下手中活计,盯着石板良久,忽然抬手,缓缓比划口型。
  
  沈观凝神细辨,读出了两个字:
  
  “……他听鼓。”
  
  随即,老人抬起枯瘦手指,遥遥指向西市方向的鼓楼,双手合十,作倾听状,神情肃穆,仿佛在聆听某种凡人不可闻之声。
  
  沈观心头猛然一震。
  
  鼓楼?听鼓?
  
  可那一夜,根本没有鸣更!
  
  他站起身,雨水顺着伞沿滴落,打湿了靴尖。
  
  一个荒谬却无法忽视的念头浮现:有人在听不存在的鼓声?
  
  还是说,那根本不是鼓声,而是某种只有特定之人能感知的信号?
  
  归途中,风愈急,雨未歇。
  
  沈观思绪翻涌,正欲回大理寺调阅旧档,忽觉袖口一轻——一张揉皱的纸条悄然滑入。
  
  他展开一看,字迹歪斜稚嫩,似孩童所书,却清晰写着六字:
  
  灯心浸油,七息燃尽。
  
  七息……是呼吸的计量。
  
  这分明是在提示灯笼点燃到尸体坠落的时间间隔!
  
  沈观脚步一顿,眼中寒光乍现。
  
  他当即转身,疾步返回值房,闭门盘坐。
  
  双目闭合,心神沉入识海。
  
  【案件推演模拟器·启动】
  
  光影流转,数据奔涌。
  
  第一案发现场在虚空中重构:断桥、灯架、风雨、灯笼、尸体……每一帧细节都被精确还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