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滨城砺刃
第三十六章 滨城砺刃 (第1/2页)七月的烈日,如同巨大的探照灯,虽说是早上,但也将HEB火车站前的广场炙烤得热浪滚滚。但对于金融学院校足球队的队员们来说,内心的炽热远胜于这物理的高温。期末的免考与二等奖学金的喜悦,已然转化为对即将到来的足球城之旅的无限憧憬……
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行李堆积。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深蓝色运动服,像一群即将远征的士兵,脸上混杂着未褪的睡意与压不住的兴奋。
“检查装备!身份证、学生证、队服、护腿板、球鞋……别给咱金融学院丢人!”
芦东嗓门洪亮,在人群中穿梭检查,额角已见汗珠。
“东少,放心吧,兜比脸都干净,就剩这些家当了!我现在就琢磨DL的海鲜自助能不能吃回本儿。”
张浩拍了拍背包,咧着嘴笑道
付晨笑着给了他一拳,动作轻松自然。
火车进站,于俊洋第一个通过检票闸机口,来到了车厢门旁
面无表情,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队伍,只是简单吐出两个字:“上车。”
没有多余的废话,队员们鱼贯而入。
火车轮毂与铁轨撞击发出的“哐当”声,如同一声声漫长而规律的倒计时,预示着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启……
当高楼大厦被农田绿树取代,车厢内的气氛彻底点燃。打牌的吆喝声、耳机的音乐声、吹牛侃大山的笑闹声交织,当然,也少不了张浩上车不久后那颇具节奏感的轻微鼾声。
“耗子这睡眠,特喵属猪的吧?”
芦东回头笑骂。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东北平原,逐渐过渡到点缀着风车的沿海丘陵。
“看见海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车厢瞬间沸腾起来。所有人都挤向窗口,看着远处那一片无垠的蔚蓝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咸腥而湿润的海风透过微微开启的车窗缝隙钻进来,驱散了车厢内泡面与汗液混合的沉闷气息。
付晨将额头贴在冰凉的玻璃上,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要将这自由的味道刻进肺里。
张浩和芦东已经开始为“看他俩这两只旱鸭子谁敢下海远一点”争论不休。
耿斌洋则安静地看着,手里拿着一个旧笔记本,偶尔低头记录着什么,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于俊洋独自坐在靠窗的座位,帽檐压得很低,看似在假寐,但那锐利的目光偶尔扫过喧闹的队员们,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火车进站,队员们上了已经等待就位的大巴车,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的开阔感让少年们惊叹连连。
大巴最终驶入一个位于市郊、略显陈旧但设施齐全的专业足球训练基地。几栋朴素的宿舍楼,数片绿茵茵的标准球场,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如同一幅巨大的蓝色画卷。
“所有人,五分钟内操场集合。迟到一秒钟,全队绕场十圈。”
于教练冰冷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针,瞬间刺破了所有浪漫的幻想。
队员们如同受惊的旅鼠冲下车,五分钟后,全员气喘吁吁地站在了训练场的塑胶跑道上。此时正值下午三点半,一天中最热的时分,DL市的阳光虽然不像内地那般毒辣,但紫外线极强,海风吹在脸上也带着一股黏腻的灼热感。
于俊洋背着手,目光如刀,刮过每一张因旅途和新环境而略显松散的脸。
“这里,不是旅游观光区!从这一刻起,你们脑子里,只准有一件事——足球!”
他的开场白直接而粗暴。
“看到那些球场了吗?”
他指向不远处在烈日下泛着油亮光泽的草皮继续说道:
“未来两周,那里是你们的战场,更是你们的炼狱!”
他顿了顿,继续道:
“我知道你们去年进了全国八强,有点名气了。但在这里,你们什么都不是!你们的技术是粗糙的,战术是混乱的,体能是垃圾的!从今天起,我会把你们那点可怜的骄傲,碾碎了,揉烂了,和着这里的海沙,重新塑造成能战斗、能胜利的样子!听明白没有?!”
“明白!”队员们条件反射般地吼道。
“没吃饭吗?听明白没有?!”于教练的声音陡然拔高。
“明白!!!”这一次,吼声震天,惊起了远处礁石上的几只海鸟。
“现在,明确一下这里的规矩。”
于教练降低了声调,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第一,绝对服从!玩命训练!。第二,训练期间,手机统一保管,每晚有一个半小时使用时间。第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或迟到任何一次训练、会议、甚至吃饭,觉得做不到的,现在就可以滚,车票我报销!”
“这也太严格了吧!!”
张浩小声的撇嘴道
“你有什么疑问吗?”
于俊洋盯着张浩道
虽说气温很高,张浩却打了个冷战摇了摇头……
其余人更是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这位新教练的严厉,超出了他们的预估……
“现在,分配宿舍!四人一间,名单在门上!放行李,十五分钟后,一号场集合,进行抵达测试!迟到者,绕基地跑十圈!”
命令如山,队伍轰然解散,队员们争先恐后地冲向宿舍楼。
芦东、耿斌洋、付晨、张浩分到了一间。房间简朴,四张上下铺,带着海风特有的潮气。
“快快快!动作麻利点!我可不想跑十圈!!”
芦东一边把行李甩到靠门的下铺,一边催促。
“于教练这也太狠了……鞍马劳顿,都不让喘口气……”张浩哭丧着脸,手忙脚乱地套着训练服
“下马威。立规矩,摸底细。”耿斌洋已利落换好装备,语气平静。
付晨默不作声,快速系紧鞋带,眼神里却燃着火焰。他需要这种高强度的冲击,来证明自己,来覆盖过去……
海风呼啸,带着沛然的力量,吹得人步履维艰。于教练矗立场边,身旁是标志桶和秒表。
“第一项,极限折返跑!”他的声音在风中被拉扯,却清晰入耳,“底线出发,摸中线返回,再摸对面中线返回!计时!最后三名,今晚打扫整层楼卫生间!”
队员们脸色微变,这不仅是体能,更是对意志的折磨。
“预备——”
哨声刺破海风!
二十多道身影如脱缰野马冲出。起初尚能维持阵型,很快便泾渭分明。张浩这种以速度见长的一马当先。芦东紧随其后,付晨作为门将,体能非最强项,却咬牙紧跟第一梯队后部。耿斌洋面露苦色,落在中间位置。
海风是最大的敌人,逆风如撞墙,顺风难控身。汗水迅速浸透衣衫,喘息声粗重如风箱。
张浩、芦东几乎同时撞线,弯腰喘促。付晨紧随,成绩亮眼。耿斌洋几乎是爬过终点,面色惨白,几欲呕吐。
于教练面无表情地记录,对众人的狼狈视若无睹。
傍晚的基地食堂里……
经历下午的体能摧残,队员们是挪进食堂的。虽然餐桌上有几样特色海鲜,但多数人累得只剩扒饭的力气。
“我的腿好像离家出走了……”
张浩瘫在椅子上,对着烤鱼兴叹。
“这才哪到哪啊,于教练这是要给我们脱胎换骨啊。”
芦东狼吞虎咽的道
“你咋不说话?”
张浩用手肘碰了碰耿斌洋
“别和我说话,我没有力气说话了……”
耿斌洋拿着一瓶水小声的说道……
晚餐后,天色已暗。于教练再次集合队伍,带入战术分析室。
“今晚,看录像。”
他打开投影,屏幕出现DL财经大学的比赛画面……
画面中,DL财大队员技术细腻,传跑流畅,配合默契,攻防有序。
“看到他们的跑动和传球了吗?”
于教练暂停画面,激光笔点在屏幕上继续道:
“他们的整体性、战术纪律,远超你们之前任何对手!靠你们那点个人能力和即兴发挥,还有所谓的默契就是找死!”
“从明天起,所有训练围绕克制他们展开!我要你们把他们的跑位、习惯,刻进骨头里!”
于教练的声音在寂静的分析室回荡,带着铁血的味道。队员们看着屏幕上对手行云流水的配合,回想下午自己的狼狈,压力感如潮水般涌来。
集训首日,在极限疲惫与巨大压力中结束。
回到宿舍,四人轮流冲澡,瘫倒床上。
“炼狱……名副其实……”
张浩呻吟道
“少抱怨,保存体力,明天更狠。”芦东强打精神。
耿斌洋的鼾声已经响起……
付晨躺在床上,窗外海浪声隐约可闻,身体酸痛,思绪却飘回松花江畔那惊鸿一瞥,随即被DL财大队员流畅的配合画面覆盖。他握了握拳,闭上了眼睛……
翌日清晨,天光刚蒙蒙亮,尖锐的哨声便撕裂了宁静。**
“八分钟!操场集合!迟到加练十圈!”
于教练的吼声如同惊雷。
整个宿舍楼瞬间鸡飞狗跳。当队员们睡眼惺忪、衣衫不整地冲到操场时,于教练已经像标枪一样立在晨曦微光中。
“晨跑!沿海公路,十公里!最后到达的五人,早餐减半!”
没有讨价还价,队伍在朦胧的晨光中开始奔跑。
海边的清晨凉爽,但十公里对大多数队员仍是考验。
付晨调整呼吸,努力跟上节奏……
耿斌洋虽然加速能力一般,但中长跑和耐力却是几人中最好的一个,5公里后仍然保持着均匀配速,如同精密仪器。
张浩在后面大口喘着粗气道:
“呼呼……我说老耿你倒是等等我们啊,你这中长跑水平是不是有点变态啦!!”
“谁特喵的知道了呢,呼……这老小子现在半程马拉松1小时40分钟就能跑完,呼……”
芦东在张浩身后拽着张浩的训练服道
“你特喵的别拽我了,我可不想只吃半份早饭!!”
张浩用手巴拉着芦东道……
跑完回来,所有人如同从海里捞出。早餐时,那最后到达的五人看着别人碗里满满的食物,只能默默啃着半个馒头,眼神幽怨。于教练坐在不远处独自用餐,对这边的哀怨视而不见……
上午的训练课,直接进入技战术环节。
于教练极其强调整体移动和防守协同。他叫停训练的频率高得吓人。
“付健生!你的左路为什么和中卫线脱节超过五米?等着对方前锋在你和丛庆之间开派对吗?”
“丛庆!你是木头吗?你是除了门将的最后一名防守球员,指挥防线!喊出来!让所有人知道你的位置!”
“邱明!传球之后立刻跑位接应,不是站在原地欣赏你的传球!”
“张浩!回防!前锋的第一道防守线就是你!别冲过去就结束了!不要让我再看到你在对方进攻时散步!”
他的吼声充斥着训练场的每一个角落。队员们最初有些无所适从,但在反复的捶打和纠正下,防守时的呼应多了,跑位开始有了默契,整体阵型的保持也越发稳健。
高强度的训练持续了一整天。当结束的哨声吹响时,不少队员直接瘫倒在草皮上,连手指都不想动。
于教练站在队伍前,看着横七竖八的队员,冷哼道:“这就受不了了?才刚开始!”
说完于俊洋走向场边,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又要迎来怎样的风暴……
只见于教练从场边的角落里搬出两个大保温箱,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一箱冰镇好的绿豆沙,另一箱则是切好的西瓜。
“DL天气湿热,容易中暑。喝完绿豆沙,吃点西瓜,解暑降温。”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话语里的内容却让所有队员愣住了。
“还愣着干什么?要我喂到你们嘴里?”
于教练眉头一皱。
队员们这才反应过来,欢呼一声围了上去。冰凉的绿豆沙滑入喉咙,甘甜的西瓜滋润着干渴的唇舌,这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怀驱散了不少。
“教练……您什么时候准备的?”
芦东啃着西瓜,含糊不清地问。
“少废话,吃完赶紧回去休息,明天六点照常集合。”
于教练挥挥手,转身走出训练场,留下一个依旧挺拔却似乎柔和了几分的背影。
第二天的进攻套路的演练。
于教练对前锋线的要求同样毫不留情。
“张浩!你的跑的是快,但跑位太死了!除了耿斌洋和芦东,别人根本没法给你传球!”
“芦东!射门要冷静!不是每次都需要发力爆射!”
“耿斌洋!你的传球时机要再精准一点!快零点五秒,慢零点五秒,效果天差地别!”
于俊洋亲自示范跑位,讲解如何利用场地宽度,如何拉扯对方防线,如何在高压逼抢下出球。他的专业素养和对细节的把握,让队员们即便在挨骂中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一次进攻配合,芦东接到耿斌洋直塞球,巧妙扣过防守队员,拔脚怒射,球应声入网。动作一气呵成,极为精彩。
“好球!”
连旁边的队友都忍不住喝彩。
于教练却吹停了比赛,走到芦东面前,面无表情的道:
“这球,你处理得还可以。”
芦东刚露出一丝笑意。
接着于俊洋话锋一转继续道:
“但是!你扣球之后,为什么不多带一步,调整到更舒服的右脚?你用的是左脚,虽然进了,但角度和力量都不是最佳!如果面对的是更优秀的门将,这种球很可能被扑出!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再来一遍!”
芦东脸上的笑容僵住,默默跑回位置。队员们面面相觑,对于教练的“吹毛求疵”有了更深的认识……
傍晚,终于迎来了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
队员们如同放出笼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冲向基地外的海滩。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落日的余晖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
“大海!我来啦!”
张浩第一个脱掉上衣,怪叫着冲向海浪,然后被一个浪头拍翻,呛了好几口海水,狼狈地咳嗽着爬起来,引来众人哄堂大笑……
耿斌洋和上官凝练正隔着屏幕分享DL的海风和CC市的夕阳。
“老耿,又在这‘望妻石’呢?”
张浩湿漉漉地跑过来,抓起一把沙子抛向耿斌洋身
“滚蛋。”
耿斌洋笑骂一句,收起了手机,
“我是在构思新的战术,于教练今天讲的防守层次,我觉得可以应用到小说里。”
耿斌洋接着道
“得了吧你,我看你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芦东也凑过来,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沙滩上
“说真的,于教练虽然狠,但真有东西。我感觉这几天,咱们像换了个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