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密道脱身,北上朔方
第十三章 密道脱身,北上朔方 (第2/2页)“我会的。”栗晓燕也站起身。
萧煜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语气意味不明:“宇文擎现在应该已经发现你不见了。上京城,怕是要掀起一场风浪了。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大步离去。
栗晓燕站在原地,缓缓吐出一口气。谈判算是初步成功,她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和发展的空间。但萧煜最后那句话,也提醒着她,危机远未解除。宇文擎的追捕,很快就会到来。
她必须争分夺秒。
接下来的日子,栗晓燕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能力。她先是根据记忆和系统数据库的补充,将黄花蒿药的“冷浸法”进行了优化,写出了更详细、更易操作的制备流程,并指出了几个可以进一步提升药效的关键点。她让萧煜派来的军医带走流程,尽快在北疆军中试行推广。
同时,她开始着手重建自己的情报和商业网络。她利用萧煜提供的有限资源,通过庄园的管家,悄悄联系上了之前被迫隐匿的钱嬷嬷和几个核心手下,让他们在确认安全后,逐步恢复活动。但她变得更加谨慎,所有联系都通过多重中转,核心业务与萧煜的势力范围进行切割,避免被一锅端。
她还向萧煜提出了第一个“建议”:利用北疆与西域、漠北接壤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不仅可以获取战马、皮货等战略物资,更能通过商业活动渗透影响周边部落,获取情报,甚至可以暗中输出一些“特制”的商品(如高度数的烈酒、精美的奢侈品)来牟取暴利,反哺军需。这个建议正中萧煜下怀,他手中不缺武力,缺的就是稳定的财源。
就在栗晓燕在庄园中初步站稳脚跟,开始布局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再次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日傍晚,庄园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管家匆匆来报,说是京兆尹府的衙役,持摄政王手令,以搜查逃犯为名,要求进入庄园检查!
栗晓燕的心猛地一沉!宇文擎的动作好快!他竟然直接动用了京兆尹的力量,显然是得到了确切情报,怀疑她藏身于此!
萧煜此刻并不在庄内。门口的守卫能挡住衙役一时,但若对方强行闯入,或者调来更多官兵,局面将瞬间失控!
怎么办?硬抗是死路一条。再次逃亡?仓促之间,能逃到哪里?而且这次若被坐实,萧煜也会被牵连!
电光石火间,栗晓燕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让惠儿立刻躲进房中密室(这是萧煜事先准备的),自己则迅速换上一身普通婢女的衣服,将头发弄乱,脸上抹了些灰土。然后,她拿起桌上那份刚刚写好的、关于边境贸易计划的草稿,深吸一口气,主动向庄园大门走去。
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出击,赌一把!
庄园门口,气氛剑拔弩张。萧煜留下的亲兵队长带着十几名护卫,死死挡住大门,与门外数十名京兆尹衙役对峙。衙役领头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捕头,手中高举着盖有摄政王大印的公文。
“再不闪开,以同党论处!”捕头厉声喝道。
“此乃私人庄园,无主人手令,任何人不得擅入!”亲兵队长毫不退让。
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际,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护卫身后响起:
“各、各位官爷……这是怎么了?”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脸上脏兮兮、穿着粗布衣服的小丫鬟,手里抱着一卷纸,吓得瑟瑟发抖地探出头来。
那捕头眉头一皱:“你是何人?滚开!”
小丫鬟(栗晓燕)像是被吓到了,手里的纸卷“不小心”掉在地上,散落开来,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关于货物、路线、利润分成的字样。
“奴婢……奴婢是庄子里负责洒扫的……”栗晓燕带着哭腔,慌慌张张地去捡那些纸,“这是、是世子爷要的账本草稿……可不能弄脏了……”
世子爷?账本?捕头的目光瞬间被那些散落的纸张吸引。上面虽然只是草稿,但“皮货”、“战马”、“西域”、“五五分账”等字眼,还是清晰可见。
就在这时,庄园内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萧煜一身戎装,带着几名亲随,疾驰而至,恰好看到门口这一幕。
萧煜脸色一沉,目光扫过地上的纸张,又看向那捕头,冷声道:“王捕头?你带着这么多人,堵在我家庄园门口,意欲何为?还吓唬我的丫鬟?”
那王捕头见到萧煜,气势顿时矮了三分,连忙拱手:“世子爷息怒!下官奉摄政王手令,搜查逃犯,有人举报要犯可能藏匿于此……”
“逃犯?”萧煜冷笑一声,马鞭指向地上的纸张,“你看我这儿像藏逃犯的地方吗?还是说,王捕头对我这边境贸易的账本感兴趣?要不要拿回去给摄政王过过目?”
王捕头额头冒汗。搜查逃犯是借口,真正的目的是确认皇后是否在此。可眼下这情形,若强行搜查,势必与萧煜冲突,而且那些“账本”若真是边境贸易的……这里面的水就深了。摄政王与镇北王本就关系微妙……
他眼珠转了转,权衡利弊,最终挤出一个笑容:“世子爷说笑了,下官也是奉命行事,既然世子爷在此,想必是误会一场。打扰了,告辞!”
说罢,他狠狠瞪了还在“慌乱”捡纸的栗晓燕一眼,带着衙役悻悻退去。
危机暂时解除。
萧煜下马,走到栗晓燕面前,目光复杂地看着她。刚才那一幕,他看在眼里,这女人的急智和胆魄,再次让他刮目相看。
栗晓燕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脸上的怯懦消失无踪,恢复了平静:“看来,宇文擎的鼻子,比我们想的更灵。”
萧煜冷哼一声:“跳梁小丑而已。不过,这里确实不能久留了。”
他看向栗晓燕,语气带着一丝决断:“准备一下,三日后,随我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