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曹魏 >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 (第2/2页)

每个坊以厚2.5-3m的坊墙与外界相隔,坊门在日出和日落之时敲打钟鼓启闭坊门关闭以后严禁在街上行走,也就是宵禁。
  
  但古人并不是没有夜生活,宵禁虽然限制人们在坊外活动,但是坊内不受限制,一些坊里甚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采取这种不方便的制度,是因为早期一些城市最主要的是政治功能,或者说是为统治者和贵族服务的,城市的规划就要按照统治者的需求来。
  
  里坊制方便统治者管理臣民和保证自身的安全,方整的布局也符合礼制。
  
  里坊制在春秋至汉逐步确立起来,唐代达到极盛,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里坊制慢慢的被打破,到了宋代普遍被开放的街市所取代,宵禁也就随之放开了。
  
  夜禁这种不方便的事情,其实并不难理解。
  
  我们只要把古代统治者想象成学校管理者,把城市当做是一座学校,学校为何要晚上熄灯,理由便是让你早些休息,方便管理,城市亦是如此。
  
  在古代,夜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机。
  
  盗贼的勾当,趁着天黑再合适不过了。就在不远的过去,小偷翻墙进院,贼人小巷强奸,团伙城中抢劫,都在晚上。
  
  而且坊市与宵禁只是一部分,在坊市之间,甚至还要建栅。
  
  所谓建栅,就是除了主街,每条能与其他道路沟通的路,都设上栅栏。
  
  一到晚上,管栅者就负责把栅锁上,甚至要求关门闭户,不许露头。
  
  如果碰见生产、急病等不得已的事,就要先去保甲那里拿到门牌,方可放行,其余一律不放。
  
  一旦有盗贼犯栅,管栅者就敲锣,因为是在夜里,锣鼓一敲,必定出了事,
  
  “此栅鸣锣,彼栅应之,栅栅相应,则到处鸣锣、家家准备,盗贼有不胆落逃散者乎?”
  
  可见古代为了防止夜晚有人做坏事,是什么都想到了。
  
  夜禁防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其阻碍经济的副作用,要远远高过它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曹冲废除坊市制宵禁制的原因。
  
  晚上有盗贼不错,但可以多设衙役,加大盗贼们的惩罚力度。
  
  假使夜晚偷东西都可以砍头,看谁敢偷?
  
  想到这里,曹冲马上组织语言,话也是说出来了。
  
  “宵禁与坊市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盗贼无所遁形,但是却是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不知道父王可知道开源节流这四个字的意思?”
  
  这四个字简洁易懂,曹操自然是点头。
  
  “开源指开拓财政收入来源,节流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少花钱多办事。荀子在《富国》篇中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听到曹操的这句话,曹冲点了点头,说道:“依父王之言可见,宵禁制度只有节流,无开源之说。”
  
  “此话怎讲?”
  
  “宵禁制度虽然减少不法之徒反而犯罪,但是却使百姓之间的物物交易减少,商税大减....”
  
  曹冲废了好大一番口舌,才让曹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你这番言语倒是有些道理,之前朝廷都是收人头税,地税为主,但若是你所言之经济发展起来了,商税却是不可小觑。”
  
  好在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被后世顽固的思想所统治,而曹操也是善于改变,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不然,恐怕曹冲即便是费劲口舌,换在明清,也是半点用处都没有的。
  
  曹冲的长篇大论,让一边的曹丕眼睛亦是发亮。
  
  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使曹丕心里不想承认,但事实便是如此。
  
  曹冲确实有治国之能,而且或许还比自己好。
  
  这是父王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吗?
  
  以此让自己死心?
  
  曹丕看着曹操一眼,转而低下头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