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五十九章 全球首创
四千二百五十九章 全球首创 (第1/2页)深夜的基地实验室里,紫外线灯将电枢样品照得泛蓝。林舟戴着放大镜,用镊子夹起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那是今天测试后回收的电枢残片,表面布满细密的划痕。“吴总,您看这磨损纹路,“他将样品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屏幕上立刻浮现出沟壑纵横的金属表面,“沙尘颗粒就像无数把小刀子,在电枢高速运动时切割表面。高温让金属硬度下降了5%,磨损率比上个月高12%。“
李默递过一份光谱分析报告,纸页边缘被手指捻得起毛。“我们试过十五种涂层,“他指着数据表格,“最后发现用戈壁石英砂提炼的二氧化硅涂层效果最好,在58℃高温下仍能保持硬度,磨损率降低72%。昨天用这种涂层做了实弹测试,连续射击五十次后,电枢表面磨损仅0.15毫米。“
窗外的沙尘暴突然加剧,实验室的灯光随之闪烁。吴浩走到窗边,看着光伏板阵列在沙暴中若隐若现,板面上的清洁机器人仍在顽强工作,机械臂每挥动一次,就扬起一片沙尘。“明天让齐广坤在靶场周围种上沙障,“他说,“用光伏板的支架做框架,种上沙打旺和梭梭,既能固沙,又能给机器人提供充电基站。上回试种的那片沙障,已经让沙尘暴风速降低了20%。“
凌晨三点,储能系统的报警声划破实验室的寂静。李默冲向控制台,只见超导线圈的温度监测曲线正在陡峭上升。“又堵了!“他调出过滤器的监控画面,纳米级防尘网已被沙尘压成硬壳,冷却液流量下降了40%。吴浩抓起工具包,和林舟一起冲进储能舱。零下196℃的液氮雾气扑面而来,冻得人鼻腔刺痛,但舱内的高温让汗水瞬间湿透了工装。“用超声波清洗器!“吴浩喊道,林舟立刻从背包里掏出设备,将过滤器浸入专用溶液,高频振动波让附着的沙尘簌簌脱落。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默盯着清洗后的过滤器,网眼仍残留着细微的沙粒,“我建议在冷却系统前端加装电磁除尘装置,利用静电吸附沙尘颗粒。上周在实验室模拟80℃环境测试,这种装置能将过滤器堵塞周期延长至原来的三倍。“
三天后,改进后的电磁除尘装置被安装在储能舱入口。当新一轮沙尘暴来临时,吴浩站在监测屏前,看着除尘装置的静电场将沙尘颗粒吸附成肉眼可见的灰雾,过滤器的堵塞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超导线圈的温度稳定在82K,比临界值低了8K,林舟在一旁记录数据,额角的汗珠滴在平板电脑上,瞬间被蒸发成盐渍。
靶场的黄昏总是带着熔金般的壮丽。吴浩陪着周院士走过光伏板阵列,板下的沙打旺已长出新叶,在夕阳下泛着绿意。“你们把电磁炮和新能源结合得很巧妙,“周院士指着远处的移动供电车,“用光伏和储能矩阵给电磁炮供电,这在全球都是首创。“
供电车的顶部隆起,覆盖着一层黑色的光伏薄膜,车身侧面印着“智能微电网移动单元“的字样。李默打开车厢,里面整齐排列着超导储能模块,冷却液管道在灯光下闪着寒光。“这套系统能存储500兆瓦时的能量,“他介绍道,“白天用光伏充电,晚上给电磁炮供能,完全脱离电网独立运行。上个月在极端高温下,光伏板效率下降15%,但储能系统仍能支持每天十次满功率发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