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新秩序 > 第六十一章 不朽的诱惑

第六十一章 不朽的诱惑

第六十一章 不朽的诱惑 (第2/2页)

徐泽强调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既要学系统的理论的知识,也要学实践的经验。
  
  在学懂了之后可教会别人的知识才能称为“学问”。
  
  远古时代,人类茹毛饮血,同样的时间,谁能比别人狩到更多的猎物,采集更多的果实,就值得其他人尊重和请教,这人就比别人有学问。
  
  后来,生产进步,人类开始种植、养殖,谁种的地好,养的猪肥,就是比别人有学问。
  
  再后来,有了文字,有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记录下来,这人也比别人有学问……
  
  人类在不断演进,社会在不断发展,分科越来越精细,对“学问”的定义也变得越来越玄。
  
  但本质始终没变,只有有益于文明发展方向的知识,才是真学问。
  
  学问也有保质期,必须与时俱进。
  
  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为何多年以后,仅剩下儒、法、道等寥寥数家?
  
  不是焚书坑儒,也不是独尊儒术。
  
  虽然这些事确实与百家衰落有一定的关系,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家”不能与时俱进,解决不了时代问题。
  
  孔子教化弟子三千,周游列国十四年,其学问却始终不得诸侯采用。
  
  反倒是其人离世多年后,儒家才登堂入室,并逐渐一家独大。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什么“仁”,而是由其徒子徒孙改造后的“儒”符合了时代需求。
  
  春秋战国之时,乃是大争之世,能够让本国变强,力压他国的理论,才是各国所需要。
  
  所以主张“仁”的儒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就算门人再多,表现再优秀,顶多被人利用,却无法被人真正采用。
  
  而秦汉之后,天下一统,庞大的国土,持续的叛乱,维护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
  
  维持上下尊卑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的儒家才有了市场。
  
  而确保王朝大一统,避免思想混乱,就必然要求罢黜百家。
  
  仅此而已。
  
  赵宋是自古以来儒家的巅峰,却解决不了国家积弱积贫的问题。
  
  并非是儒家不努力,儒家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努力过度了。
  
  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儒家也有“不知”,解决不了一切问题。
  
  儒的最大问题是专注于精神世界和社会规律的探索,逐渐脱离了物质世界,注定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就像世上没有万能药一样,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学问也不可能存在。
  
  以维护大一统社会秩序为根本的儒家,本就解决不了割据状态下赵宋面临的问题。
  
  伸手不打笑脸人,徐泽自然不会当着深受儒家教育的士子面,把儒家批得体无完肤。
  
  但这些话也足够骇人听闻了,就在众士子或若有所思,或怒目以视,或泣而长叹之时,
  
  徐泽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学问”的本质: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的总结和归纳。
  
  这就是同舟社书院既授人文之道,又讲格物之学的原因。
  
  授课的最后,徐泽以充满诱惑的语气总结道:
  
  问道天地、格物致知方是学问之根本,谁能在这个问题,甚至于单独的人文之道、格物之学上更近一步,谁就有资格开宗立派,凭借“立言”而不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