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320章汉宫之内贵妃宴,大汉两路使北狄

第1320章汉宫之内贵妃宴,大汉两路使北狄

第1320章汉宫之内贵妃宴,大汉两路使北狄 (第1/2页)

“众爱卿,诸难虽有,然非不可解。兴学乃百年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吾辈身为值此生于此百年大变革之时,岂能畏难而止步?当以披荆斩棘之志,为后世开此太平基业!”
  
  “羽,在此,拜托诸位爱卿了!”
  
  王羽起身,忘向众位内阁阁臣,重重地一礼道。
  
  众臣见状,那自然是纷纷出列各自还礼。
  
  皇帝摆出这么一副郑重的表情与姿态,那么,作为臣子的他们,也自然要给出相应的回应。
  
  “丞相,事关百年之计,丞相可愿担之?”王羽将目光转向百官之首赵安陵道。
  
  大兴官学,普及教育这件事情,王羽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赵安陵来主导。
  
  “事关我大汉千秋大业,臣责无旁贷!”
  
  赵安陵心情虽然沉重,但是,却斗志无比的昂扬。
  
  他知道,他这个丞相就当不了多长时间了。一年?两年?又或者还可以当三年?
  
  作为燕北老臣的代表人物,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他这个丞相不过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也会放出这个位置。
  
  如今,这一天终于是看到将要到来了。
  
  只不过,相比王当之,他对于退休之前还可以办下这么一切能够影响千秋万代的事情,任何一个文臣,都于有荣焉!
  
  此事若成,日后,他赵安陵一世名挣得万世名。放到整个史书之上,他也将会是熠熠生辉的一页。
  
  同一时代之中,无人可以压下他。
  
  无他,这一件事情,如果真的做成功了,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只要解一件事情做成功,日后,提到教育的普及,所有人都会想到他赵安陵,就如同如今提到儒学一样,所有人都会想到那位孔家圣人,千年之前的那位儒圣。
  
  千年之前的那位儒家祖先开始,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出现,同时私学也随之出现,并在之后一点点的兴盛了起来,直到如今,民间上大大小小的学堂开始出现。
  
  但是,就算是如此,私学虽然兴盛无比,可是,有资格受到教育的却依旧还是少部分人,在所有的受教育群体之中,平民百姓的数量顶多只占据了百分之五。
  
  相比世家、寒门、豪强、富商这些阶层加起来的基数,普通的百姓的基数又是多少?
  
  但这个受教育的比例之间的对比,这个差距何其之大?
  
  故而,这件事情做成功了,那是真正的名垂千古,史书上得单开好几页!
  
  甚至,就算是失败了,史书上都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对于每一个文人来说,那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甚至对于一部分文人来说,豁出他们的性命,也再无不可。
  
  内阁之中,铜庐之内的檀香早已燃尽,但那“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八个朱砂御批,在紫檀案上,在众多大臣们沉凝或思索的目光中,却愈发显得灼灼其华,沉甸甸地压着,也滚烫烫地亮着。
  
  收私学入官学,大兴教育,这两件事情,每一件都必然困难重重。
  
  但同样,每一件也都是波澜壮阔。
  
  窗外的日光悄然移动,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拉出长长的斜影,无声地丈量着这文渊阁内为后世奠基的分量。
  
  角落里,一直垂手侍立、屏息记录的起居注官,笔尖在素纸上游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记下这沉重而充满力量的一刻:
  
  元始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文渊阁议兴学大计。诸难并陈,赵、管、姚、张、蒯、诸葛六臣条分缕析,并秘书郎张子房定策于御前。百年树人之基,始凿于斯。
  
  诸事议定,这个时候,王羽才发现天色已经差不多了。
  
  “赵高,明珠的寿宴应该快要开始了吧?”
  
  拿起桌上的糕点垫了一口,王羽慢慢的伸了伸懒腰,这才慢条斯理地叫过一旁的赵高道。
  
  今天,正好是赫连明珠的生日。在此之前,王羽就已经这样子调出了一大笔银子,专门给皇贵妃设一场宴席。并且,还叫来了朝廷百官的家眷一起参与。
  
  就连皇后,甚至是王羽本人的生日,其实都没有这么隆重的摆过宴席,赫连明珠,可以说是众妃之中的第一次了。
  
  但是,众多大臣也没有多说什么,哪怕是这段时间随着管仲的一些动作,朝廷花钱的地方很多。
  
  但是,赵安陵与管仲就没有反对王羽从国库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来开一场生日宴会。
  
  如果这场生日宴会,真的只是为了一场生日宴会的话,那么,赵安陵与管仲咱们也要劝谏一下的。
  
  可是,一场生日宴会的背后,如果有其他的政治目的是不一样了。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必须要笼络好这位皇贵妃。
  
  而最近这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从元始元年就开始了,管仲就开始疏通大河的一部分淤堵的河道,修缮各地的道路,尤其是运兵车道,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工程。
  
  故而,国家到处都在用钱。想让他们几个同意拿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开一个宴会,如果不是事出有因,这几个高低得来一个秉言直谏。
  
  而随是管仲改革的不断进行,新的土地政策已经实现了下去,随着以土地税代替之前的人丁税,朝廷一步步开发出了一大批隐匿的人口。
  
  同时,随着田税的改革,再加上朝廷大力打击土地兼并,征战过程之中,那些无主的荒地,大批量的入伍了朝廷之手,很好的帮助朝廷解决了流民的安置以及将士的封赏问题。
  
  而随着土地与田税改革之后,紧接着就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
  
  朝廷手中握着大量的土地,再加上玉米和马铃薯这些高产作物的出现,自然要将它们转变为生产力和人口。
  
  例如,原本每亩地的田税是十税一,但是,每户生三子以上者,十五税一。并且,兵役和徭役也有一定的削减。
  
  通过田税的刺激,来提高百姓的生育意愿,从而实现人口的增长。
  
  人口多了,才能够进一步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提高,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更多的钱粮,来支持之后的征战,支持这天下走向统一。
  
  “陛下,刚刚娘娘那边的宫女已经来请过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