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94船厂

1394船厂

1394船厂 (第1/2页)

“老爷,这是草原商会今年发的分红,两千两银子。”
  
  屋里坐着的夫人徐江兰起身,走到他面前对他说道,说话间伸手为他脱去官服,递给身旁的丫鬟,又从另一个丫鬟那里取过便服为他换上。
  
  魏广德今日散衙回到府里,都了后院进入正房,就看见屋中间放着两口箱子。
  
  他还在纳闷,后院正房门外怎么有四个府里侍卫,一般侍卫都是在外院各处巡逻,是不会进入后院的。
  
  “哦,之前不是说增加纺机,可能这两年就不分红了吗?”
  
  魏广德一边换衣服,一边出声询问道。
  
  “原来是这么说的,不过今年毛料卖得好,又有那帮勋贵上杆子送银子入股。
  
  即便增加了工坊,还是有不少银子多出来,所以最后商量后还是说分两万两银子的红利。”
  
  徐江兰不紧不慢的说道。
  
  本来,魏广德就是出主意和打通九边关节,再没有比他更合适做这个事儿的人了,兵部可是他在管着。
  
  再有边镇守将,大多和勋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发话,那些带兵的将领自然不好阻拦。
  
  有了权利入股,魏广德直接分得了两成干股。
  
  只不过,随着毛纺织品的面世,早知道此事的勋贵也就异常热心,之前就和托定国公徐文璧来商谈过入股的事儿。
  
  为了让勋贵的实现从土地转移掉商业上,魏广德答应了他们的入股。
  
  当然,这种A轮融资,代价自然不菲,高溢价是必然的。
  
  大量股本的涌入,让即便草原商会正在大肆扩张工坊,也有了巨量的现金储备。
  
  钱堆着干嘛,还不如直接分红。
  
  当然,因为这些勋贵的入股,魏广德的股本也被稀释,现在已经只有一成份子了。
  
  “霍掌柜他们算过账,以后每年两万两银子的分红可以打底,如果利润多,商会又没其他大的支出,还会多分一些。”
  
  徐江兰又说道。
  
  虽然她不会在外面抛头露面,直接和那些商人接触,商谈生意,那是府里管事们的活儿,但具体情况她那里都有一本账记着。
  
  男主外女主内,大抵就是如此,府里的东西和对外投资,虽然魏广德张罗,但最后都是交到夫人手上,魏广德并没有心思去管生意上的经营。
  
  上一辈子,魏广德也不过是混吃等死的事业单位人员,对金钱和权利都没有欲望,所以既不会做官也不会经商。
  
  最初来到这里,想要的也不过是进城,在九江钞关找份活计干干,混吃等死而已。
  
  只是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一步。
  
  也就是凭着上辈子见识,网上刷到的一些报导想当然在做事。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超越常人的眼光还是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他主导投资的产业,都能赚钱。
  
  不管是最早和他合作的辽东商人和江西商人,还有现在围拢在他身边的商人,已经隐隐形成了一个可以抗衡盐商的庞大资本集团。
  
  两口箱子都打开着,魏广德换好便服,就走到箱子边,伸手拿起一封红纸包裹的圆柱,从中间掰开,两边都是白花花的银元。
  
  户部铸造的,一两银子一个的大明通宝。
  
  现在大明铸造的各种银元,已经完成了从北到南的流通,取代了民间的银锭和碎银,成为民间主要的流通货币。
  
  没办法,原来民间流通的银子,银锭很少,主要是锞子和碎银,成色、重量差别太大,甚至还需要专门的剪子来剪断金银,十分的不方便。
  
  魏广德让户部铸造了一两的银子,还有一分、五分的小银币,再有铜钱补充,可就十分方便民间交易了。
  
  为了让地方官府更加热衷于收兑市面上的散碎银两,兑换后还会有一点比例的返还奖励。
  
  当然,铸币的大头利润还在留在户部,其中也包括黄金的收兑。
  
  魏广德只是拿出两个通宝在手里掂量掂量,就直接丢回箱子里。
  
  “查验好就送入库房吧。”
  
  魏广德吩咐一声。
  
  “叫他们进来,送到外库入账。”
  
  徐江兰马上吩咐一声,先前门口侍立的护卫进来,两人一口箱子就抬了出去,一起跟出去的还有负责联系草原商会的管事。
  
  直到银子交付库房入账,他这次的差事儿才算完成。
  
  “对了夫人,我记得之前府里还有不少元宝,看什么时候拉到户部去兑成通宝吧,现在外面这东西流通更方便一些。”
  
  魏广德开口说道。
  
  魏家早年就积攒了不少金银,大多是请人提炼、铸造成纯度九成多的银锭和金锭,这些金银就一直放在府库里不曾动用。
  
  实在是府里给方面来钱太快,一旦进了内库,基本上就没有使用的可能,都压在仓库里。
  
  至于府里的花销,各处的进项都用不完,每年都会积攒不少放进内外库房。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魏广德的收入只多不少。
  
  “又用不上那东西,懒得从库房里找出来。”
  
  徐江兰却没答应,而是随口说道,“其实这银元用起来是方便,但放在家里看着,还是不如元宝顺眼,呵呵”
  
  徐江兰乐呵呵笑道,“我听说有些大商人,直接挖地窖,窖藏白银,就是银料烧红了直接倒进地窖里。
  
  以后家里要用钱,就直接派下去人,砸那些银疙瘩。
  
  一些地方官府里的人去这些人家游说,拿出银锭换成等量的通宝,结果累个半死,算账好像还不赚钱,呵呵呵”
  
  魏广德之前也听到过这些消息,窖藏白银的事儿,大明朝其实已经不鲜见,毕竟富裕的大商人太多了。
  
  买地建房,又能花掉多少。
  
  总归是投资渠道狭窄,又没有适合经商的土壤,可不就只能在家里想方设法藏点金银。
  
  又怕被偷了,于是就有人想到了窖藏的办法。
  
  自家取用都麻烦,就更别说偷了。
  
  至于地方上官吏热衷此事,也是因为有户部的返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
  
  “是啊,钱放进钱庄里,还要花银子付保管费,也是够难为人的。”
  
  魏广德笑笑说道。
  
  不是魏广德没考虑牵头搞家银行出来,可主要还是银行搞出来,这里面风险还是挺大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搞出来的银行,你总不能还是按年息三厘放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