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原子能武器!
第四百二十三章 原子能武器! (第2/2页)日产量150万发这是什么概念?
待到三年之后竣工投产,便可充足供应前线部队,令八路军彻底脱离弹药不足的困境,向治疗火力不足恐惧症迈出第一步。
两人离开定装弹车间,不快不慢向前走去,仔细查看兵工厂各个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手榴弹车间,迫击炮弹车间,中正式步枪生产线,37式迫击炮生产线,同每一位车间主任进行简单交流,掌握信息。
时至今日,经过数轮扩建升级的柳树沟兵工厂已然达到新的高度,子弹月产量逼近25万大关,中正式步枪月产3500支,60毫米迫击炮月产350门,捷克式轻机枪、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和105毫米重炮进入量产阶段。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在中华最贫穷的地区,诞生了中华最先进的兵工厂,短短几月时间实现从无到有,从维修枪械零件演变为生产各类轻重武器和弹药。
看完了兵工厂,已是夕阳西下,余华又去了机械加工厂,钢铁厂,用脚踏遍整个工业区所有角落。
柳树沟工业区门口,余华驻足停留,双眼眺望偌大的工业区,脑海之中尽是回忆,从柳树沟到榆林,从榆林到延城,从最原始的高炉到氧气顶吹转炉,从电炉炼钢到电渣重熔,从子弹到中正式步枪,从60毫米迫击炮到105毫米重炮。
为了这盘醋,余华包了成百上千个饺子。
从北平小小的四合院到现在的延城,他做到了。
林婉跟在身旁,一路作伴,见到余华停留驻足,缓步上前,伸手握住余华的右手,十指相扣,看了看余华疲惫的面孔,未曾想忽然发现他的耳鬓间已冒出三两根白发。
“怎么了?”察觉到林婉的神情,余华收回心神,好奇道。
“你有白头发了。”林婉说道。
“正常的,要是没有反而不正常,短短几个月就像是过了几年一样,真怀念读书的时候,那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和看你。”余华笑了笑:“瑾瑜,要是有来世,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我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相信来世,不过,如果真有来世的话,我希望那个人还是你。”林婉看着余华,纵然面颊微红,眼眸流露认真之意,话音坚定而有力。
这个年代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羞涩,全如火一般炽烈。
女子的脸红便是最深情的告白,余华没有多语,他不是一个擅长说情话的人,只是握紧林婉的小手,牵着她再度向前走去。
既然林婉作出了选择,他也不会辜负这份珍贵的感情,余华虽然两世为人从未谈过恋爱,却也知道什么叫知足。
有个女孩愿意陪你走下去,来世还选择你,足够了。
走着走着,忽然,余华转身回望,将整个柳树沟工业区囊括于眼,凝望片刻,整个人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是时候说再见了,希望自己创造的一切,能让日军感受到什么是温暖。
“至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瑾瑜,我们走吧。”余华轻声说道。
“好。”林婉面颊微红,点头跟上。
……
两人离开柳树沟,返回军工局总部住处,吃过晚饭,余华找到李强,正式提出辞别。
“山水有相逢,聚散终有时,能和你这位天才共事是我的幸运,也感谢你为根据地的付出,我不会忘记,军工局不会忘记,根据地也不会忘记。”办公室里,李强没有出言挽留,他知晓余华的志向和目标,如果留在根据地,毫无疑问是耽搁了余华惊艳绝世的天赋,面对余华的辞别,送上自己祝福。
话音响亮而真诚。
“我更喜欢另外一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余华微笑点头,接着从随身手提包里取出两份文件,摆放于桌面:“这是关于根据地工业体系未来发展的一份规划蓝图,您可以参考借鉴,还有,这是一封关于原子能武器的信,要麻烦您转交给李先生。”
“原子能武器……是核物理学界基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核反应现象所设想的新概念武器吗?”李强闻言神情骤然肃穆,敏锐察觉到关键所在:“你认为这种新概念武器真的有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