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黑云压寨
第二一五章 黑云压寨 (第2/2页)末秀略作思索,语气凝重:“据各处斥候拼死传回的消息汇总,代失毕本部精锐,加上可能响应的昭武九姓部分兵力……当不下三万之众。”
“那我方可战之兵呢?”
末秀的声音带着苦涩:“倾尽全族之力,将所有能拿起刀枪弓箭的男丁,甚至健壮妇人算上……恐亦难逾五千之数。”
“六比一……”李智云低声重复,眉头紧锁,“兵力悬殊,确实棘手。不过,”他话锋一转,试图注入一丝信心,“好在我们是据险而守,以逸待劳。防守一方,总归是占些便宜的。”
末秀眼中蒙上一层更深的阴翳,摇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们的山寨虽处山巅,看似险要,实则四面坡势平缓,并无真正难以逾越的天堑。敌军若不惜代价,分兵数路强攻,任何一处被突破,则全寨危矣!”
李智云立刻道:“陛下勿忧!地利不足,可以人力补之!当务之急,是立即动员全寨百姓,男女老幼齐上阵!伐木采石,昼夜不息,务必在敌军到来之前,于山寨外围险要处加筑高墙,深挖壕堑,将各处隘口打造成铜墙铁壁!”他指向山寨方向,语速加快。
末秀闻言,眼中忧虑稍缓,但愁云并未完全散去。她叹道:“加固寨垒,确为当务之急。然……殿下,康国兵马披坚执锐,甲胄精良,强弓硬弩远胜我方。即便寨墙高筑,若兵器不济,恐也难挡其锋芒,难以久持啊!”这才是她心底最深的隐忧。
李智云听到这里,嘴角却微微扬起,露出一丝笃定的笑意:“兵器之事,陛下大可宽心!”他侧身,指向身后侍立的张正和蔡虎:“此二人,皆乃我唐军百战骁锐出身!张正擅制强弓,蔡虎精于制弩。寻常弓弩,经他二人之手改良,射程威力皆可倍增!若得陛下许可,可令其即刻协助贵部工匠,督造改良守城器械。或可解燃眉之急!”
末秀听罢,眼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愁云,仿佛被一道强光骤然撕裂!希望的火焰在她眸底重新点燃。她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智云,那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种近乎虔诚的信赖:“殿下!有您此言,末秀心中……方有了一块踏实的基石!”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希望深深吸入肺腑,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殿下之神力,末秀亲眼所见!殿下之智勇,更是深不可测!末秀坚信,有殿下在此,我苏毗一族,定能得上天庇佑,渡过此劫!”她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要将这份信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株麦苗,传递给脚下这片承载着希望与恐惧的土地。
李智云迎着她充满希冀的目光,心中沉甸甸的。这份如山般的信任,既是力量,亦是千钧重担。他望向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影,仿佛已经听到了那即将踏碎宁静的隆隆铁蹄声。
末秀女王采纳了李智云的建议,下令全寨男女老幼齐上阵,上山伐木采石,于山寨外围砌筑高墙。整个山寨立刻沸腾起来,伐木之声轰然响起,采石之锤叮当不绝。壮丁们喊着号子搬运巨石,汗水浸透了粗布衣衫;妇孺老弱则穿梭其间,运送土石、传递工具。一道坚实的高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墙下,深深的壕沟如同蛰伏的巨蟒,蜿蜒守护着山寨的核心。
女王还颁布敕令:“拜李智云为国师,总揽山寨防务,凡人力物力,皆听其调度!”末秀亲自将象征权柄的令牌交予李智云。那一刻,李智云感受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种名分的落定。“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了“国师”这顶冠冕,他号令全寨、统一调度、备战御敌,便真正是名正言顺,畅通无阻了。
为了守住山寨,除了砌筑寨垒之外,当务之急就是改良兵器。李智云深知,仅凭石墙深沟,尚不足以抵挡康国大军的铁蹄。作为守方,必须拒敌于寨门之外!若让敌军突破防线,短兵相接,山寨兵少的致命弱点将暴露无遗。因此,必须拥有能在远距离上给予敌军毁灭性打击的利器,使其未及寨墙便血流成河,望而生畏,知难而退。
弓弩,便是此时远程杀敌的不二之选。李智云仔细观察过苏毗军队的装备:数量稀少的单体弓,与大多数偏远部落一样,弯刀才是主力。这样的武装,在康国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改良弓弩,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