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手枪调查
第1725章 手枪调查 (第2/2页)也就是说这个凶手轻易不动手,一旦动手就能吃好几年,有点像古玩店的老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根据技术部门的推测,这支枪型号比较老,可以说在国外几乎是古董级别的。
这种情况之下,陈青峰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有没有可能,这支枪是战争年代留下的!”
“什么?”
“我记得,我们家老爷子曾经跟我说过,像这种小口径的手枪,要么是战争年代,一些女性防身用的,要不然就是给军官配备的,当年枪支管理很乱,我在安城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有猎枪,甚至还有一些社会青年喜欢拎着气枪到处打鸟,我也是这两年才把枪支管起来了,不过,直到现在我都不敢说安城这边的禁枪情况有多么尽善尽美!”
陈青峰推测,这支枪既然上了年头,很有可能是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随着这个思路来说,也有可能凶手的祖上曾经当过高官!
想到了这里,陈青峰又安排宋红军,继续沿着这个线索去查。
……
案子没有侦破,那就有一个重大的问题,现在长江机电怎么办。
刚刚给政府交了一亿多的税,现在这笔税金已经打消了一切的质疑,省里面原本停滞的审批流程,现在又重新启动了起来。
财经办的负责人给陈青峰刚刚打电话,说,刚刚省里的银行已经批准了关于长江机电,贷款申请的事情!
不过,陈青峰得知,这笔钱是纳税金额的三倍左右。
……
放下电话之后,陈青峰沉默了。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海外的调查机构出来的调查报告,还有就是宋红军这边的动作还能快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报纸上传来的都是坏消息。
长江机电顺利的拿到了政府部门的贷款,同时,石门那边也向这家企业投资了大把的资金。
这家公司的一期项目开始正式开展了建设,奠基仪式将会在一个星期之后举行。
陈青峰看着报纸上这些人坐在一起,签署协议,然后握手的样子。
心里不由得长叹一声。
他这个吹哨人到底是没有制止这场悲剧。
陈青峰印象中,国内的市场有不少类似的企业,最早的蓝田案,当时也是一个学界的学者,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最终把一个靠不断吹嘘故事,在股市创造奇迹的企业拉下了神坛,后来还是这个人,捅破了当年互联网行业一家大型公司的神话。
导致创始人跑到国外,至今不敢回来。
而长江机电,陈青峰的印象里,国内并没有这一家强悍的企业,甚至九十年代,他的印象里这家企业的印象都不深。
可如今这家企业在冀省的大地上火得如火如荼,陈青峰猜测,这家企业多半就是类似于蓝田或者后面那家互联网企业的存在。
然而,现在他拿不出这种关键的证据,所以现在他说出来的任何话都会被认为是在泼脏水。